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系统功能语言学(Halliday1978/2001)认为,社会需要驱动着语言的发展。本文通过对征婚广告在媒体、范围、目的、管理、话语、词汇、句式、描述视角等方面的发展的归纳,说明了社会需要的确是语言发展的重要动力,并给外语教学、世界语普及等提供了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2.
现有文献对“很中国”的语义观点不一。对广东某重点大学57名教育硕士生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三分之二以上的受试者对这一结构表示认可的同时,每个受试者对“很中国”的解读均不相同,这与学者们的现有论述基本吻合。进一步分析还发现,这一结构在不断地运用中已逐渐形成一种典型意义,即“具有很典型的中国(人)的特征”,并从对“我的样子”描写的[+subject,+inanimate]语义域向其他语义域辐射,而形成它的边沿意义,即个人联想意义。另外,它还有“时髦”与“赞誉”的寄生意义。  相似文献   
3.
拜伦的《唐璜》具有很强的文学原创性,完全符合本质审美主义的经典要求,但是由于严重背离了当时英国的主流意识形态、文化权利拥有人以及主流功用诗学观的相关需要,它被严厉批判甚至被妖魔化。相反,在欧洲和中国,《唐璜》却成为了优秀的翻译经典作品。随着英国历史的推移,建构主义的文学价值观逐渐被接受,《唐璜》在英国也逐步经典化。本文旨在揭示文学作品经典化的内因和外因、经典化的关键要素和复杂过程。  相似文献   
4.
系统功能语法中的小句分析法在一定程度上适用于汉语的句法分析。英汉语言在心理过程小句的表达上既有一定的共同点,也有一定的相异性。本文采用《围城》和《简爱》中的汉英语料,对表感觉、感情、认知以及隐喻式的英汉语心理过程小句进行比较分析,探讨由"feel"和"觉"等所体现的心理过程和关系过程的区分问题。  相似文献   
5.
译者在对原文理解的基础上,出于某种社会文化的目的或政治动机,在翻译时故意违背主流翻译诗学、规范和伦理,本文将此类翻译称为非常态翻译。  相似文献   
6.
周挂笙处身于清末民初的特殊时代背景下。毕生翻译西文小说,虽主要以浅近的文言文翻译。但在翻译某些小说时却能开拓性地采用通俗的白话行文。他的翻译工作有其严肃的一面,然而我们不可将其定性为严肃的翻译工作者。我们不可把周桂笙和严复、辜鸿铭并论,但可将其和林纾相比较。  相似文献   
7.
中动句具有区别性特征,它的主语在句中充当受事、地点、工具等环境因子的功能,有助于句中谓语动词所体现的过程的发生和展开,谓语动词失去了动作化,仅表述一般特征;谓语动作的施事不能表述出来。中动句的主要话语功能是评价,可细分为积极性的评价、消极性的评价和中性的评价等。  相似文献   
8.
译者在对原文理解的基础上,出于某种社会文化的目的或政治动机,在翻译时故意违背主流翻译诗学、规范和伦理,本文将此类翻译称为非常态翻译。  相似文献   
9.
中国历史上的佛经汉译、基督教的汉译和马克思主义翻译的三大个案表明,翻译对意识形态的影响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似乎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本文经抽象概括,认为这种影响的发展过程可以分为四大进程,本文主要以佛经汉译个案为例,并简单结合基督教的汉译和马克思主义的翻译,对这四大进程进行了详细阐述。翻译具有一种引进异质的意识形态的社会政治文化功能,在某些特定的社会政治文化语境下,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有助于消解大众某些原有的意识形态,在大众中建构起一种新的意识形态,并在一定的阶段,通过这种特定社会语境下的一些权利机构,这种意识形态的翻译和传播得到大规模的发展,并在该社会中稳定下来,成为该社会的主流,但从社会和历史的发展观上看来,这种意识形态也有可能成为其它意识形态消解的对象。  相似文献   
10.
中国大学生英语词汇量实际状况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英语这门语言具有极其丰富的词汇量,其词汇不断在发展,而根据国内研究者们所做出的调查结果并结合国外的一些有关英语词汇量的数值来进行分析,表明中国大学生所拥有的词汇量严重偏低,这对他们学习这门具有浩博词汇量的语言极其不利,影响了他们的综合水平的提高,有关教育部门需重视并采取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