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教育   2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异体词浅析     
近几年高考语文试题关于“正确识记现代汉语的字形”考点中,涉及到一个考生较陌生的概念——异体词,如:家具——傢具,翔实—详实,攀援——攀缘,弘扬——宏扬。这类词由于考生较少见,往往将不熟悉的写法误认为是错别字,以致影响了答题。  相似文献   
2.
汉语虽然是我们的母语,但是我们不少学生学习语文常常感到乏味,而学习文言文就更加普遍感到枯燥乏味,很难提高学习的兴趣,教师教学文言文也普遍感到效率不高,究其原因,是因为文言文所处的时代背景跟现在的背景有较大的差距,  相似文献   
3.
高中语文必修教材《林黛玉进贾府》一文,是红楼梦通篇之大关节,作者借林黛玉的所见所闻展示了豪门贵族的奢华,所谓“三等仆妇,吃穿用度,以示不同凡了,何况今至其家”。在写林黛玉弃舟登岸到进入荣国府见到老祖宗,有一段路是坐轿子的,根据作者的描写,仅仅坐轿子走的这一段路,就换了三批轿夫。  相似文献   
4.
我国古代教育的发展以孔子为分水岭,孔子之前是官府垄断时期,只有贵族、官宦的子弟才能享受教育,一般贫民子弟根本没有权利享受教育。自孔子兴办私学后,这种官府垄断的格局才被打破,教育才走向寻常百姓家,所以说孔子是中国教育的第一人。  相似文献   
5.
林则徐是中国杰出的民族英雄。被誉为“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他出身贫寒。4岁开始读书,7岁学文,14岁中秀才,20岁中举人,26岁中进士,先后出任浙江杭嘉湖道、盐运使、江宁布政使、两江总督、钦差大臣等职,在清代官场可以说是风云人物。  相似文献   
6.
文言虚词作为高考必考点,虽然考纲对考查的十八个虚词做了明确的规定,但是从考生得分情况来看,并不尽如人意。因为有些考生对文言文比较陌生,特别对文言文的语言环境不熟悉,所以答题时很多是凭感觉随意作答。  相似文献   
7.
高中语文节选《红楼梦》第四回的《林黛玉进贾府》中描写老祖宗贾母对外孙女林黛玉疼爱有加,见面之后一把搂在怀里,叫着“心肝儿肉”地大哭起来。但如果细细研究贾母的语言中就会发现一个大有深意的地方,就是贾母多次在广庭大众之下称呼这个最亲的人为“客”:  相似文献   
8.
二千多年来,鸿门宴一直被当作加害客人的宴会,也就是设宴者带着一种不可告人的目的,而赴宴者是被动地等待宰割。其实,如果认真分析思考这场宴会,就会发现,把鸿门宴玩弄于掌股之上的并不是项羽或者范增团队,而恰恰是处于面临灭顶之灾的刘邦团队的大谋士张良。在这场改变历史走向的大较量中,张良善于化被动为主动,置之死地而后生,为刘邦赢...  相似文献   
9.
现如今,买卖文凭是一件司空见惯的事情,买者坦坦荡荡,毫无羞耻之心,甚至因为买文凭而得到提拔重用升官发财的人为数不少;卖者更是沾沾自喜:文凭嘛,只不过一张纸,  相似文献   
10.
魏羲之 《教育》2012,(17):57
现如今,买卖文凭竟成了一件司空见惯的事情,买者坦坦荡荡,毫无羞耻之心,甚至因为买文凭而得到提拔重用升官发财的人为数不少;卖者更是沾沾自喜,文凭嘛,只不过一张纸,盖个章就可以得到一大笔的钞票,何乐而不为?其实,买卖文凭的现象早在几百年前就已经出现在当时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