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
魏虹波 《学语文》2005,(3):37-37
菊之淡,菊之傲,菊之殇,好一丛高洁的菊!“草木有本心,不求美人折”不为世尘滋垢的菊!鄙薄利禄,蔑视权贵,不甘屈辱,嵇康、庄子、项羽,好一群高扬自己独立人格顶天立地的人!  相似文献   
2.
[活动目的]让学生了解祖国历史,增强学生的爱国热情及民族自豪感,同时激起跨世纪少年儿童对新世纪的向往,展示一种追求、奋进的激情和迈向新世纪的英姿.  相似文献   
3.
魏虹波 《学语文》2005,(3):12-13
比喻者总是尽力避熟就生。趣记里把人生痛苦比做戈壁滩,人生事业比做要战胜戈壁滩,让那里开满鲜花,在众多的花的喻体中别具一格。正文中再以贝壳孕育珍珠、水汽积聚彩虹类比,并用冰心语拴束,这又增加了比喻意蕴的厚度。比喻贵新巧还贵贴切。“在汉苏武节”(文天祥《正气歌》)“千载琵琶作胡语”(杜甫《咏怀古迹》),苏武、昭君战胜他们个人遭遇的巨大痛苦悲怨,绽开出永不衰败的生命之花,在我们民族历史上璀璨夺目、光耀千秋。作者选例精当,在由比喻贯穿全文的说理中顺势而出,熨帖自然而又特别有说服力。几次读到“风雨”“彩虹”语句,都以为要引出那句耳熟能详至今巳觉不新鲜的歌词,“不经风雨,怎能见彩虹”却始终不见引出,我们读到的是新鲜的文字。这一细节,也可看出作者“惟陈言之务去”的追求。  相似文献   
4.
魏虹波 《学语文文丛》2004,(11):106-107
其实,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片戈壁滩,而我们一生的事业就是让那里开满鲜花。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