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教育   14篇
  2019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的改革开放到今年已走过了三十多个春秋.三十多年来,沿着这条正确的道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晚年胡乔木作为邓小平的得力助手,在对三大经济理论的拨乱反正、在倡导按经济规律办事、在对党政关系的新论述、在主张学习资本主义国家先进科学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等方面,竭忠尽智,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为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2.
作为中共党史专家兼领导者,胡乔木对中共党史学科在十年文化大革命中的遭遇有太多的思考。这种思考,带来他治史理念的新变化。针对文化大革命中党史学遭到的破坏,胡乔木科学论证了历史与政治的关系;提出了党史研究要坚持科学性、四面八方、历史主义、学术价值与阅读价值相统一的原则;晚年他还特别强调对中共党史研究要坚持以史实叙史,以及历史要分析等科学的研究方法。他的这些新思考,为中共党史学在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拨乱反正作出了贡献,促进了中共党史研究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3.
胡乔木是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政治家,晚年他在协助邓小平创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过程中,就构建我国社会主义主导价值观提出了社会主义不仪是一个经济制度,而且是一个具有高度精神文明的政治制度、要确立以贡献社会服务人民为荣的价值观、要建立平等互助诚心友爱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等一系列有价值的见解。他的思考对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的重要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特别是在经济文化落后的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问题。晚年胡乔木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理性思考。他既看到了二者的对立性,又论述了它们的共容性;既主张学习资本主义一切有益的东西,又强调对其腐朽落后的思想坚决摈弃。他的思考在当时既起到了拨乱反正的作用,也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宝库的内容。  相似文献   
5.
胡乔木晚年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历史性的课题倾注全力,认真研究探讨,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新观点和新见解。他主张对于社会主义的认识,要随着历史的前进不断探索,不断更新;要正确处理现实的社会主义与马列经典著作中有关社会主义的论述的关系;要建设好社会主义,必须使全党把工作中心彻底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必须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必须坚持一切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出发,必须善于向资本主义国家学习等。这些思想大大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理论就是一门关于发展的理论,正是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引下我们的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今天,我们对邓小平同志的发展观进行学习和研究,不仅是必要的也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7.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党面临诸多领域拨乱反正的任务,但最重要最根本的首先是党的指导思想的拨乱反正.只有重新确立了正确的指导思想,才能彻底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真正实现工作重点的转移,迈开改革开放的步伐.晚年胡乔木对发动"文化大革命"的理论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对"文化大革命"的性质进行了科学的定性;对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进行了科学的实事求是的评价;对中国20年犯"左"倾错误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这些理论上的努力,为彻底纠正"左"倾错误,实现党的指导思想的拨乱反正,奠定了牢固的思想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在旧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人民总是处在受压抑的地位。历史的车轮转到二十世纪,中国出了个震撼世界的伟人毛泽东。他急人民所急,想人民所想,依靠人民的力量,使中国大地发生了翻天复地的变化,昔日的东亚病夫,而今犹如一条巨龙巍然屹立于世界东方。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探讨他的人民主体论思想,仍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学生是学校的主体,是学校管理工作中的重心。对学生的管理是一个过程管理,在其管理的过程中,管得过死,会严重挫伤学生的主动性的创造性;管得过松会造成学校混乱,不利于培养学生严谨的作风、敬业爱岗的精神。如何做到严与活有机结合,这是每所高等学校的一项重大理论和实践的课题。本文就此问题表述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十几年前,邓小平同志指出:“四化建设能不能实现,我们要做各种准备,重要的准备是人才的准备。”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要把这个战略落实到实处,关键仍是人才素质的提高。高等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基地,师专学生管理工作如何面对新形势,适应21世纪对人才的需求,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和管理模式,培养和造就众多的跨世纪的合格人才,这是我们这次大会所要探讨的问题。下面我受学校党政联席会议的委托,就我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现状,今后工作的思路及实施方案,谈些意见,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