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信息传播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鲁竹 《台州学院学报》2009,31(2):54-57,82
浙西词人吴陈琰为“浙西前驱”曹溶的学生,于康熙二十年同淄川名宦唐梦赉相唱和,留下一百三十多首词,并与其他浙西词人有着广泛的交游。吴词境界阔大、慷慨俊爽,与其师曹溶一脉相承,却与典型的浙西词风迥不相侔。吴陈琰作词之时正是浙西词派发展壮大之际,他的创作从一个侧面展示了浙西词人从一个地理意义上的创作群体走向文学意义上的流派之经过。  相似文献   
2.
《乐府补题》与浙西六家的咏物词--兼论浙西词派的形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放在词史与咏物词发展的背景下看浙西词人词学主张与创作上的矛盾,可发现他们既看到了词之为体能够传达出作深微幽隐心绪的特质,又承继了从词产生之初就存在的将词视为宴嬉逸乐之工具的观念。这种矛盾的词体理念,相应地反映在他们的创作之中,使他们的咏物词虽有一部分别有深意之作,但大多数却以刻画物态、穷形尽相为主。他们以字琢句炼、典丽醇雅的艺术风格力矫明词淫哇芜陋之弊,因此风行一时,浙西遂因之成派。  相似文献   
3.
抗战时期,百物腾贵,许多知识者不得不卖字鬻文以贴补家用,闻一多先生治印被传为美谈。商衍鎏先生是时避居西蜀,也以砚田耕耘为生。其字“天骨开张,姿态颖秀”,在书界小有名气。不过,人们更看重的恐怕还是他前清最后一个探花的身份。当时有所谓四进士条屏,指最末一次科考前四名之人(亦即人们俗称的状元、榜眼、探花、传胪)的书迹,缺少一人,都非完璧。近现代国人对科举制度的态度颇可玩味:一方面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