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2011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凡事有兴趣就有了引力。兴趣是指一个人趋向于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力求参与某项活动,并且带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人对他所感兴趣的事物总是使他不知不觉的心向神往。学习也是如此,乐趣对学习活动起着驾驭的作用。有了浓厚的兴趣,才能打开学生觉知的大门,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让学生有乐趣呢?  相似文献   
2.
作业是学生学习活动中认识和理解能力的演练,也是掌握和运用所学知识的必要延续。但有些老师尚未走出平面教学的低谷,仍处在应试教育的怪圈里,视学生为接受知识的“容器”,一味地大量布置作业,致使学生处于被动消极状态,这很不利于学生思维发展。有一位英语教师让学生回家后将当天所学课文中的9个单词各抄写50遍,并要将典型句式再抄写数遍,如不按时完成就加倍罚抄。学生们为了免受“二遍苦”,竟想出了一个办法:将橡皮擦切成两截,两头削成弧形,再将三根铅笔等距离卡在弧形中并用小绳捆紧。这种特制笔可一写3行,可谓妙笔。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