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2篇
信息传播   1篇
  2001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乐府民歌《木兰诗》,在叙述女英雄木兰代父从军、克敌荣归,面见可汗时写道:“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 ,没有以寓言教材施教童蒙的传统。清朝末年 ,“西学”影响日深 ,开始兴办新式学堂 ,寓言始被引入教科书。其后 ,以寓言教材施教童蒙逐渐形成传统。本文论述寓言 (特别是“动物寓言”)施教童蒙的特殊功效 ,并就有关问题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有明以来,研究刘基生平、思想及著作者,代不乏人;新时期以来,随着学术研究的空前繁荣,刘基研究也愈益深入和盛况空前:80年代即成立了刘基研究会,不止一次地举行学术研讨活动;相关论文的发表不下百数;其主要寓言集<郁离子>的选注(或选译)本,已有三、四种之多;最近几年,随着第一部<刘基评传>(周群著)的出版,张秉政、赵家新先生的专著<刘基寓言研究>也相继问世(中国文联出版社1999.12).  相似文献   
4.
汉字,基本属表意文字,一个字往往是形、音、义的结合体。但,其中(特别是古汉语中)也有些字,存在着多音的现象,并且由于读音的不同,这个字(词)所包含的意义也就有所不同。所谓“变一声,即易一义”(明袁子让《字学元元》)就是指的此种情况说的。这种一字多肯的现象,过去人们称之为“字音异读”、“别义异读”、“音随义转”或“破读”。  相似文献   
5.
古今汉语中.说话者为了取得“曲径通幽”、“晦而愈明”的表达效果,往往按照汉语表达习惯,将某些人称代词临时“错位”使用。对于这种尚无人论及的修辞方式,这里姑名之为“易代”。《金瓶梅》是一部以口语写成的“世情”长篇小说,人物对话中,“易代”辞格,颇不罕见。本文即以此书中的人称代词“错位”用法为例,对习见的”易代”基本方式、特征及其修辞效果等,作了较为深入的探讨与分析,以期引托人们的注意与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没有以寓言教材施教童蒙的传统,清朝末年,“西学”影响日深,开始兴办新式学堂,寓言始被引入教科书。其后,以寓言教材施教童蒙渐形成传统。本论述寓言(特别是“动物寓言”)施教童蒙的特殊功效,并就有关问题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孔子的生态伦理观及其对后世的影响鲍延毅生态伦理学,作为伦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本世纪30-40年代在西方创立的。"它关注人与自然的伦理关系,同时对那些从科学、美学、政治、经济、宗教和哲学等方面考察这种关系的主要观点,作出伦理学的评价和概括。……确立热...  相似文献   
8.
《金瓶梅词话》中词语运用丰富多彩,文章仅以“死亡”用语为例分析,即令人眼花镜乱,可见作品文字功底之深厚,我国文学语言之丰富多采。  相似文献   
9.
颜渊(名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是众所周知的历史人物。同时,在我们这个以“人物寓言”为传统的寓言国度里,也是一个颇为常见的寓言人物。一部《庄子》,就有关于他的寓言十三则,其他,汉至近代,寓言中亦不乏他的形象。直至当代,寓言作者们仍乐于借助他的形象来创作寓言。可以说,颜渊作为寓言人物,其“知名度”,恐不次于淳于髡和东方朔。  相似文献   
10.
一字之奇千古瞩目——《金瓶梅》中“脸打绿了”的“绿”鲍延毅庚辰本《红楼梦》第66回,写冷二郎柳湘莲后悔不该“下定”于尤三姐时,跟宝玉说过这样的话:“你们东府里除了那两个石狮子干净,只怕连猫儿狗儿都不干净,我不做这剩忘八!”其下有双行夹批云:“奇极之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