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0篇
教育   59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对“新数”运动和“回到基础”运动的反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过去的三十年里,数学教育曾发生了两次举世闻名的改革,即“新数”运动和“回到基础”.当时许多著名的数学家和数学教育专家参与探索、争论,值得今日回顾与思考. 一、对两个运动的回顾 1.两个运动的起因  相似文献   
2.
在2005年年底举行的ICME-11国际程序委员会(IPC)的第一次会议上,我们首先讨论的是大会报告和调研组的设置.这里,我先简要介绍大会报告(Plenary presentations)的基本情况.和大多数学术会议一样,ICME的大会报告反映的是近年来数学教育研究的焦点问题、发展趋势和重要成果.经过反  相似文献   
3.
1.问题的提出 1980年美国数学教师联合会(NCTM)在一份文件《行动的纲领》(An Agenda for Action)中号召“教师应该经常地、有规律地将估计(estimation)活动结合到数学程序中去,特别地,应鼓励学生在提出和选择对象以及研究结果的合理性时进行估计练习”.这份文件第  相似文献   
4.
1.问题提出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形式化等特点,能够准确地理解和表达以不同形式出现的数学问题,并能够选择合适的数学表征形式来表达数学知识应该是数学问题成功解决过程中的基本要求之一.  相似文献   
5.
在2006年底举行的ICME-11国际程序委员会(IPC)的第一次会议上,我们首先讨论的是大会报告和调研组的设置.这里,我先简要介绍大会报告(Plenary Presentations)的基本情况.和大多数学术会议一样,ICME的大会报告反映的是近年来数学教育研究的焦点问题、发展趋势和重要成果.经过反复讨论,ICME-11将包含以下9个大会报告:  相似文献   
6.
7.
听课 ,是教师专业发展、特别是新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 .但传统意义上的听课 ,很难说是一种结构化的科学观察 ,它缺乏预定的目的、细致的分工和有效的观察技术 ,听课者更象是一位“观众”,基本上处于被动的地位 .正因为如此 ,近年来国际上兴起了—种新的听课方式 ,称为课堂观察 ,并开发了各种有效的课堂观察技术 .所谓课堂教学观察 ,是一种科学观察 ,是观察者 (教师、教学管理人员、实习生等 )本着一定目的 ,有计划、系统地对教室中“教”与“学”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进行观察 ,包括教与学的活动形式、内容、结果 ,做出必要的记录 ,再根据…  相似文献   
8.
以顾泠沅提出的数学认知水平分析框架为依据,对中美教材"二次方程及函数"的习题进行比较,可发现:4个水平中,水平-1操作性记忆水平和水平-3说明性理解水平的题目,中美教材所占比例相似.水平-2:概念性记忆水平的题目,中国教材给与了充分重视,安排了更多练习.美国教材中水平-4的练习题类型较丰富,注重开放题、推理题、非常规题,也注意培养学生一般化(归纳)的能力.而中国教材不但在数量上很少,而且类型也较少.  相似文献   
9.
变式教学研究(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一个悖论(见本刊2003年第1期) 2.经验与实验 变式教学在中国由来已久,被广大教师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其中也不乏经验性的教学研究。正是在这个基础上,顾泠沅(1981)对变式教学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实验研究与理论分析。这项研究主要涉及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对传统教学中的“概念变式”进行系统的恢复  相似文献   
10.
与课题研究组(TSG)相比,讨论组(DG)关注的不是数学教育研究的覆盖面,而是当前的一些焦点问题,当然,两者在选题上难免会有部分重叠.对于从事数学教育研究的人来说,DG的价值在于可以提供一系列的研究问题.ICME-11总共设置了28个DG,[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