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1篇
教育   74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新《义务教育法》实施以来,教师自我发展的问题越来越引起教育界有识之士的关注。什么是教师自我发展?简言之,教师自我发展就是指教师个体专业水平提高的过程和结果。我们知道,教师既是一种专  相似文献   
2.
在学校法治建设中,校长权力的制约问题日益成为学界和教育行政管理部门重视和探讨的话题。本文从校长权力制约缺失的背景以及权力制约缺失危害的角度,提出几点意见或建议,以期对校长权力制约的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3.
促进型学校结构是调和科层制取向与专业取向之间结构性矛盾的产物。促进型学校结构实质上是支持教师的机制,而不是提升或加强校长权力的工具。促进型学校结构是通过发展教师来发展学校的,它不仅可以使学校管理的效能大大提高,而且可以促进学校的良性运作。我国中小学应从以下几方面努力建构促进型学校:加强以人文本的、具有法治和民主特征的学校制度建设;注重学校内部非正式组织的引领和合作;注重校长的影响力建设,发挥校长的领袖作用;注重对教师的人文关怀,形成学校的精神共同体;注重学校的学术引领,构建学习型校园。  相似文献   
4.
鲍成中 《生活教育》2014,(19):43-45
正何为课程?鲍成中(以下简称"鲍"):钟教授,我国的课程是从何时才开始启动的呢?目前,在我国的课程建设中,您认为哪些问题是根本性的?钟启泉(以下简称"钟"):现代意义上的课程是近代开始的,始自"西学东渐"。在我国,现代意义上的课  相似文献   
5.
正卢志文,1963年生,江苏淮安人。十一届湖北省人大代表,江苏省劳动模范,中国教育学会管理分会理事,学校管理体制改革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新教育研究院名誉院长,江苏昌明教育基金会理事长,中国民办教育十大风云人物,美国阿灵顿商学院EMBA,全国知名教育专家,现任翔宇教育集团总校长、温州翔宇中学校长。  相似文献   
6.
在日常教学与管理中,我与学生之间建立起了一条“热线”,学生随时可以把自己心里最想倾诉的话或困惑的问题,用写信的方式告诉我,我会及时地帮助解决。我用这条“热线”,帮学生们解决了很多的难题,赢得了学生的信任,成了他们的知心朋友。最近,几位学生的来信,让我陷入了沉思……鲍老师:您好!我最近很烦,心情糟透了。我爸爸已经好久没回家了。我真的好想好想他。我知道,爸爸是个大忙人,他开了家公司,常常不在家的。从新年到现在,没有几天是在家里吃晚饭的。最近,家里又开始装修,妈妈也请假在家,爸爸却仍不回家。妈妈说爸爸在外面有“那个”,我…  相似文献   
7.
鲍成中 《师道》2006,(11):18-19
我们知道,一只木桶的盛水量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要想增加其盛水量,必须将短板补长。拓展开来思考,短板补长后,水位要提升,压力也会增大。如果木板结合不紧密,就会四分五裂,最终桶里的水将所剩无几。在学校这个木桶中,教师就是学校的那块最短的木板。那么,如何才能使教师这块木板发挥出最大效应呢?笔者认为,要真正使教师这块“木板”创造最大效益,学校的管理者必须做到“四合”。  相似文献   
8.
这是一位教师从一名普通教师成长为一名特级教师的真实故事。这位教师天生有点口吃,说话一快就“暴露”了!当从师范学校毕业走上讲台的时候,她没有注意到自己这个缺点。可是,半个学期下来,她无意中发现了学校组织的一次最受欢迎教师的调查评选中,她落选的理由是:课堂教学表达不清楚,影响授课效果。这对她刺激很大,更让她不能接受的是,有几个学生要求转到其他班级。  相似文献   
9.
鲍成中 《师道》2006,(4):24-25
[案例]午后的泓毅馆洋溢着异常热烈的气氛,因为今天是六一,在这里,学生、家长、教师云集一堂,在欢度着这个节日。节目正进行到一半,精彩的表演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这时,坐在最前面的五一班的同学突然纷纷端起凳子往前移。怎么回事?负责场外秩序的我一惊,这些孩子在干什么呢?这不影响秩序了吗?在今天这样的场合中,我们国际部的学生不仅展示的是舞台上洒脱的表现能力,还要显示我们在观看节目时良好的修养。我匆忙前去一看,原来站在孩子们中间的,指挥孩子端凳子的正是吴辰校长。她一边亲自为孩子端着凳子,一边亲切地和孩子们说着什么。好好地,…  相似文献   
10.
在20世纪初,陶行知、晏阳初、梁漱溟和邰爽秋并称为"中国教育界四大怪杰"。其中,陶行知和邰爽秋既是师生关系,又是朋友关系,而且都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学习过,都深受杜威教育学说的影响。陶行知和邰爽秋的教育思想具有鲜明的"民众立场"和"建设精神",对当时的社会发展及后世都产生了重要影响。他们的思想既有相通性,也有差异性。陶行知在南京办晓庄师范实验"生活教育",邰爽秋在上海西郊实验"民生教育",他们的实践探索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今天,我们通过对两位教育思想的渊源、性质、目的、教育方法、教育组织及教育实践的比较,可以更加清晰的把握他们的教育思想的脉络和精神内涵,以便于吸纳他们的教育智慧,为我国当前的教育改革与发展,特别是农村教育的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