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201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PCR(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聚合酶链反应,简称PCR)是一种体外扩增特异性 DNA片段的酶学方法。其原理是:用一对寡核苷酸作为引物,引导 DN A聚合酶在引物识别位点之间的两条互补链上进行DNA合成。经过模板变性、引物复性、引物延伸三步反应的多次循环,可使特定的DNA片段在数量上呈指数增加。这项操作简单、省时且已实现自动化的先进技术,已成为分子生物学及临床医学等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的重要工具。本文将阐述近年来几种PCR技术的改进与应用。 一、PCR固相分析 1988年Syvanen等首先将 DNA固相技术引入PCR扩增产物的定量研究中,该法采用了DNA的5’端被生物素(biotin)修饰的PCR引物,使扩增DNA序列的末端均带生物素,接着在溶液中用同位素标记探针与扩增序列杂交,杂交链借5’端生物素结合在能与其特异结合的亲合素(avidin)包被的固相载体上(即  相似文献   
2.
细胞质中能自我复制的遗传物质称胞质基因。现已证明,植物细胞质中的叶绿体和线粒体都含有自己的DNA及整套的转录和翻译系统,能够合成蛋白质。有关胞质基因组传递遗传信息方面的一些研究表明,大多数高等植物的叶绿体和线粒体基因组,在有性杂交过程中都表现为母性遗传。其机制有两种解释:一是认为雄配子不含有细胞质,因而没有胞质基因;另一种观点是雄配子含有少量的细胞质,其细胞器在受精前即已解体,失去功能。两种理论都有自己的实验证据,但迄今为止,高等植物胞质基因的母性遗传机理仍不十分清楚。由于绝大多数高等植物胞质基…  相似文献   
3.
传递细胞     
众所周知,维管植物体内纵向运输的任务是由木质部和韧皮部完成的。近些年的研究表明:植物体内横向短距离运输的任务是由传递细胞承担的 传递细胞与正常细胞结构有所区别。传递细胞有两项共同特征。其一,都具有内突生长的细胞壁。这种壁没有木质化的次生壁,是在原来没有特化的初生壁上沉积于内方而形成的。由于这种次生壁的向内突起包围着细胞质,使紧贴在细胞壁上的质膜面积也随之增大,从而使细胞吸收、分泌和与外界交换的面积大大增加。据报道:紫花豌豆小叶脉中传递细胞的质膜面积可比同样大小而具光滑细胞壁的细胞质膜大10多倍。有些植物的传递细胞,  相似文献   
4.
人类基因组计划正式启动以来,取得了令人鼓舞的突破性进展,完成了大部分人类基因组的物理图谱、转录图谱及单核苷酸多态性图谱的分析。进而发现、克隆和研究了许多新基因,这些结果使人类第一次在分子水平上认识自我,本文还探讨了人类基因组研究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原位杂交 (InSituHybridzation,ISH)是用标记的核酸探针 ,经放射自显影或非放射检测体系 ,在组织、细胞、间期核及染色体上对核酸进行定性、定位和相对定量研究的一种手段。约 30年前 ,Pardue和Gall首先在细胞学标本上建立了此方法 ,发展至今在技术上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本文就ISH技术的方法学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1 高分辨染色体ISHISH技术创立后 ,为提高核酸定位的准确性和精确性 ,Chandler和Yunis将高分辨显带技术应用到ISH中 ,即为高分辨染色体ISH。其方法极为简便 :…  相似文献   
6.
遗传学研究性实验教学模式探索与创新人才培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遗传学实验教学中,结合生物科学专业特点以及遗传学实验教学的目标与宗旨,从研究性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和实施过程两个方面,研究探索了遗传学研究性实验教学模式。实践证明:研究性实验教学促进了创新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