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考练后的课上分析常谓之“讲评”,现在看来似应称为“评讲”更贴切.虽两词仅字颠倒而异,然而前者重在讲或老师讲,囿于传统的观念;后者侧重于评即评价,渗透着现代教学思想。目前,“练”是课堂结构的重要环节,是各科教法改革的共同所在。新授课要练,复习课更要练,练习课则有单元练习、专题练习、综合练习,各种考查、考试也可说是一种兼备检查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2.
思考考试是教学过程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考试作为一种手段,可以督促学生对所学基础知识和理论进行归纳、整理、回忆,对比,达到牢固掌握的目的,可帮助教师检查自己的教学质量。对学校来说,还可以借此研究学校教学工作的效果,把师生在教与学中所获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综合分析,形成新的信息,反馈到师生那里去,以改进教学,实现教学的最优化控制。作为新信息是否富有全面性、准确性、容观性,将直接影响今后的“教”与“学”。如何保持反馈信息的可靠度?考试方法在某种意义上起关键的作用。目前,各种考试多是采用笔试。的确,笔试是检  相似文献   
3.
提高教学效率是现代教学的基本要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而教学结构对提高效率影响甚大,近几年来,我县兼收并蓄,针对实际,就此做了一些研究,逐步形成“六步教学法”的结构,现提出供交流讨论。 一、教学结构 六步教学法具有从传统教法向现代教法过  相似文献   
4.
三、怎样用好《学法指导》书 学法指导是一门应用性、综合性比较强的基础学科,对每一位教师来讲都是一个新的领域。因此,教好这门课,任务是比较艰巨的。为此,从教学安排、师资配置、教学应注意的问题等方面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1、教学安排。 学法指导教材总计34课时,在初一开设一学年,每周一课时。即使对学过学法指导课的学生也要在相应的学习阶段,组织学法交流和研讨,在运用中强化对科学学法的理解。 学法指导课教材各部分内容之间虽然有一定的内在联系,但并不象数理化学科那样严格,为了提高学法指导的效果,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打乱课本章节的前后顺序,如开学初讲学习计划的制定,考试前讲应考能力的培养,考试后进行考试小结,修订学习计  相似文献   
5.
我市“初中生学习方法指导”正式立题于1992年9月,1993年6月被批准为山东省教育科学“八五”规划重点课题,1996年6月结题,实验周期4年,1996年4月顺利通过省级鉴定。四年来,我们在省教科所、教研室的具体指导下,依据“整体设计、循序渐进、点面...  相似文献   
6.
指导学生学习方法,帮助学生探索一条“怎样才能学习好”的路子,使学生不但愿学、乐学,而且会学、善学,是当前教改的一个课题。1990年山东省教育委员会已将《学法指导》课列入了“高中教学计划调整意见”的实施方案,于1991年暑假后的高中一年级普遍开设这一课程,并组织编写了教材。为了开好学法指导课,使用好省编教材,达到优化学习方法,减轻学习负担,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学生素质的目的,现就学法指导课的意义和内容、性质与特点、教学注意事项等,谈点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7.
新授课、复习课、训练课、评讲课、实验课和答疑课是最常见的六类课型。课堂教学结构是指课型的基本组成部分及各部分进行的顺序和安排。不同类型的课有不同的结构。因此,研究六类课型教学结构是中学化学整体教学的着力点。本文拟对六类课型的课堂结构、注意事项做一探讨。1 新授课新授课是教学体系中最基本的教学形式,在六类课型中占的比例最大。所以,上好新授课,提高新授课的教学效率是提高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负担的关键。新授课是教师向学生传授从未感知过的新知识的过程,往往最能集中反映教师的思想素质、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  相似文献   
8.
初中生学法指导简论鹿焕武一、学法指导的基本观点1.学法指导由高中转入初中势在必行随着学法指导实验的不断深入,我们的观念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我们认为,在高中开设学法指导课已形成常规,是必要的。但在初中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指导更有特殊的意义。其原因:第一,...  相似文献   
9.
章对素质教育的宏观要义及素质教育的现状进行了实事求是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实施素质教育应强化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一、为什么研究学习方法 80年代初,我们从直感出发,觉察到从教育行政、业务部门直到学校,都很重视抓教师、抓教材、抓(教师)备课、抓听课(听教师讲),但是,对于学生是如何学的,学的活动是如何安排的,学习能力是否得到了培养和提高,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如何,往往较少问津。只管教不管学,把教与学割裂开来,结果事倍功半。怎么办?我们边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