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称谓语除了在人们的言语交际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之外,还能够从一个侧面反映广阔的社会生活,成为透视社会历史风情的一面镜子。赵树理小说中的称谓语对社会发展的历史轨迹的反映、对山西地域民情的反映、对封建传统观念的反映,使其构成了一幅20世纪30至60年代山西社会历史风情的镜像图。  相似文献   
2.
A式“处所+V+施事”←→B式“施事+V+处所”是供用——益得类可逆句中的一个语义小类.其中,句中施事格[+受动性]语义特征的增强,使它可以合法身份出现于宾位;但它生命度的高低也同时会对它宾位的合法身份产生一定的影响.可以进入这类可逆句的动词都具有[+附着]的语义特征,并且所表动作往往是由人发出的;同时,这些动词进入可逆格式的自由度也并非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3.
鹿荣 《语文学习》2010,(3):49-49
在《欢乐中国行》、《同一首歌》之类的文艺演出中.主持人或演员问候观众时.有的喜欢说“大家好”.有的则习惯说“你们好”。“大家”与“你们”都是人称代词.可以指称不止一人的对方.但给人的感觉却并不完全相同.“你们”是典型的第二人称代词.是“你们”当然就不是“我们”。“你”、“我”完全不同.一个“你”就把说话人跟听话人划分成了两个完全不同的阵营.  相似文献   
4.
鹿荣  林卫清 《现代语文》2006,(10):112-113
中央电视台2006年的元宵晚会推出了一个相声节目叫作<好好说话>.这个节目配合国家广电总局关于"规范播音员和主持人用语"的焦点问题,调侃了当前有些非港台地区的节目主持人方音严重或说话嗲声嗲气,不能以标准的普通话来主持节目的非正常现象,提出要"好好说话",即说标准的普通话.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对《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和《中学教学语法系统提要》的产生过程及其主要内容做一简单的回顾与介绍,并试图以21世纪的语法视角对《暂拟》和《提要》的主要观点做一简单的评价,希望使我们能在了解历史的基础上促进新世纪语法教学工作的更大发展。  相似文献   
6.
可逆句式是现代汉语中的一种特殊句式。这类句子中的句首成分主语和句末的宾语互换位置后,句子的逻辑真值义不发生变化,但高层次语义关系却往往发生改变。可逆句式大体上又可以包括供用类、存现类、致使类、互动类、相对位置类、等值类等六种下位语义小类。  相似文献   
7.
语素的分类应该从构词能力和成句能力两个方面去区分成词语素、不成词语素以及自由语素、黏着语素。而成词语素中的一部分,即永远成词语素只能单独成词,不能与其他语素组合成词。  相似文献   
8.
语素的分类应该从构词能力和成句能力两个方面去区分成词语素、不成词语素以及自由语素、黏着语素。而成词语素中的一部分,即永远成词语素只能单独成词,不能与其他语素组合成词。  相似文献   
9.
鹿荣 《编辑之友》2010,(8):112-114
最近收看某地方台的综艺节目,主持人在请出某著名演员时,这样对他说:"观众朋友们早就对您耳熟能详了." 乍听到"对您耳熟能详"的说法,觉得有点别扭:对"人"也可以"耳熟能详"吗?于是便查阅了几本工具书. <现代汉语词典>中对"耳熟能详"的解释为:"听的次数多了,熟悉得能详尽地说出来".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