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所谓话题式教学是指教学时以一个话题为中心,以课文为基础进行广泛阅读及活动的一种教学方式,其目的在于学生能以课文为出发点,阅读大最的相关资料,并在与这一话题的相关活动中深入训解这一话题的内涵,拓展认知领域,开展思维活动。那么,应该在如此浩瀚的书海中选择怎样的阅读材料。才能让学生带着生活经验与感受走入课堂,又带着收获与感悟走向社会生活呢?我认为重要的是靠教师和学生的“二次创作”.即活化教材、补充教材。宋代朱燕诗云:“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由于语文教材中课文的篇目有限.同一主题的文章较少。使学生对这一主题的学习浅尝辄止。没有深入挖掘其更深更广的内涵,思维不能拓宽,这就要我们结合时代的特点,把课文做为源头,挖掘出新的活水,为课文注入新的空气,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其具体内容可概括为:  相似文献   
2.
关于语感的讨论是当今语文界热门的话题之一。阅读课是语文教学的主阵地,自然也就是学生语感培养的主战场。可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教学舍本逐末的现象比比皆是。正如著名特级教师钱梦龙说的那样:“由于过分强调语言分析和思想方面的继承,用去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结果必然影响了朗读训练,进而影响了语感的培养。”由此可见,“过分强调语言的分析和思想方面的继承”是不可取的,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和默读”,“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既然阅读课是语感的培养主战场,那么有哪些好的方法来帮助学生培养语感呢?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