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2024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罗杰斯指出,有利于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的安全和心理自由。我们只有给学生提供一个宽松、自由的学习空间,才有利于他们创新能力的发展。儿童美术教育学家西译克认为儿童不应在花园里发育,而应在旷野里生长,“小孩子像花草一样,他的发育也依照永久不变的公律,花草需要日光、雨水、营养、儿童需要自由,需要自然发展。”  相似文献   
2.
残疾人需要通过文化的参与愉悦身心、陶冶情操,如何对他们的心理倾向和行为予以发现并及时引导,是社区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在残疾人社区文化建设背景下,艺术治疗是使社会价值取向回归人文的时代需求。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有效地在社区文化建设中开展特殊人群的表达性艺术治疗,可以使残疾人精神文化需求得到满足,让残疾人重新获得圆满的人格。  相似文献   
3.
中国水墨画疗愈是体现中国特色的绘画疗愈。在聋校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借助中国水墨画疗愈听障中学生学习心理障碍,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他们更好地学习和生活。  相似文献   
4.
黄一莉 《文教资料》2005,(5):150-151
美术教育在学校美育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是学校美育的重要手段和途径。美术教育通过充满感情的艺术形象,从感情上打动学生,使学生感之以形,动之以情,然后才晓之以理。学生接触和欣赏到各种形式的作品,可以提高他们对作品形态、形式、风格的辨别力和鉴赏力;美术教育帮助学生对事物和艺术作品作出正确的审美判断,培养感知、情感、想象和提高对艺术的理解,使其审美心理结构逐步得到健全,形成良好的审美趣味,审美能力得到提高,身心得到协调健康的发展。达尔文曾指出:“缺少美育,会使人失去审美情感和高尚的审美趣味。失去这种趣味和能力就意味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