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教育   15篇
  202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从创作论角度探讨柳宗元寓言对先秦以来中国古代寓言的革新,通过比较两者在创作过程中对寓言形象的不同把握及两者寓言形象在各自文学创作意识、文学文本中的不同地位,指出柳宗元寓言形象具有后者所没有的典型意义,进而得出结论:典型化是柳宗元寓言取得独立文体地位的内在动因。  相似文献   
2.
王闿运的七夕诗突破了历代七夕诗的传统节日文化的题材范围,其创作实践表征了王闿运从传统向新变的突围。七夕诗系统地记录了中国近代的历史和诗人的人生遭际。其七夕诗婉转自然、沉郁典雅的艺术风格又体现了他诗歌艺术的另一种审美追求。  相似文献   
3.
运动型问题     
1运动型试题的特点及命题方式用运动的观点来探究几何图形变化规律的问题称为运动型问题,此类问题的显著特点是图形中的某个元素(如点、线段、角等)或整个几何图形按某种规律运动,图形的各个元素在运动变化的过程中互相依存、和谐统一,体现了数学中“变”与“不变”及由简单到复杂,由特殊到一般的辩证思想,  相似文献   
4.
目前,数学教学改革正向纵深发展,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对教师自身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要当好一名教师实属不易.只有把“教学”与“科研”有机结合才能成为一位好教师,才能有效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成为名副其实的人类灵魂工程师.尤其是面对义务教育新课程,课堂、教学、学习、评价等各方面有众多的问题亟待研究,本文试从课堂教学过程的研究方面作些有益探讨.  相似文献   
5.
1问题背景《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改稿)(以下简称为《课标》)明确指出:"数学活动是师生共同参与、交往互动的过程.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与引导者.""数学教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创作论角度探讨柳宗元寓言对先秦以来中国古代寓言的革新,通过比较两者在创作过程中对寓言形象的不同把握及两者寓言形象在各自文学创作意识、文学文本中的不同地位,指出柳宗元寓言形象具有后者所没有的典型意义,进而得出结论:典型化是柳宗元寓言取得独立文体地位的内在动因.  相似文献   
7.
2001年7月教育部正式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实验稿)》(本简称《新课标》),把数学课程改革作为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个核心内容?课程改革的成功与教师的教学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教师不仅要认识和理解《新课标》,更重要的是要实践《新课标》。由于新课标要求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这种改变必定会引起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教师不再是数学  相似文献   
8.
章从比较易安、稼轩词花卉意象入手,考查和分析两花意象在种类、形态、内涵上的异同,以及由这些因素所形成的思想性与艺术性的差异,结合北,南宋过渡时期社会状况及两人的生活遭遇,说明形成差异的原因及“婉约”与“豪放”两种风格在特殊历史时期相互影响而发生嬗变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2011年福建省九设区市中考数学试题,以课标为依据,立足学生发展的需要,重在考查考生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方法和基本活动经验,同时考查考生的基本运算能力、思维能力、空间观念和运用数学知识分析、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综观试题,呈现出五大命题特点,即体现基础、注重关联、强调应用、重视综合、追求创新.以下,笔者结合中考题实例作分析.  相似文献   
10.
王灼《碧鸡漫志》可谓词学史上首部成规模的词学专著,其主要探究了自古至宋的诗、词、乐之源流、演变,论证了诗乐一体、诗词同源,且贯穿其间的是诗、词、乐的辨证关系,从而解决了词与乐、词与诗的关系问题,为突破“倚声填词”之束缚来推崇“以诗为词”,同时保持词的音乐文学特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