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综合类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池莉八十年代末期的小说构建了中国式的以务实为价值取向的爱情婚姻模式,其中所蕴含的男女双方须担负起维护家庭的义务和责任是值得肯定的人文内涵.她九十年代的创作敏感地把握时代的脉动,揭示了社会的转型对婚姻爱情的冲击,但仍执着的是以传统的眼光去审视生活的裂变.  相似文献   
2.
丁玲从崇尚独立、自由的"五四"人,逐步走进"左翼",进而卷入革命阵营的整个人生轨迹,说明五四精神与政治信仰成为丁玲生命情结之两翼,穿越于丁玲整个延安时期的文学创作。从丁玲在延安后期的日记中,也可看出丁玲一以贯之的思想意识与个性特征。可以肯定的是,政治磨难并没有使丁玲的"个性"泯灭,而是被她刻意隐匿了。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文本细读的方式,分析作品中女主人公莎菲对男性所产生的女性内体验。着眼于探讨丁玲的女性写作在女性书写史进程中所获得的生命意义与价值。同时,从否定两种关于作品的主流批评的基点出发,指出女性在现实中与男性的性别抗争,在作品的情节上呈现出未完成的状态,这恰恰为日后女性精英们对女性外境遇中角色、命运的思索、探寻提供了历史开端。  相似文献   
4.
池莉八十年代末期的小说构建了中国式的以务实为价值取向的爱情婚姻模式,其中所蕴含的男女双方须担负起维护家庭的义务和责任是值得肯定的人文内涵.她九十年代的创作敏感的把握时代的脉动,揭示了社会的转型对婚姻爱情的冲击,但仍执着的是以传统的眼光去审视生活的裂变.  相似文献   
5.
从精神文化的维度观照电大远程教育文化,突出地显示了电大远程教育文化的和谐性与创新性。但是我国电大系统涉及层面多,规模庞大,较难形成以中央电大为首的文化理念认同。电大远程教育文化的一体化主要存在着制度性障碍、环境性障碍和资源性障碍,加强其一体化建设应从争取教育立法保护,明确电大“大学”定位,强化文化主体认同;坚持教育质量监控,完善管理监督机制,重塑电大文化品牌;规范电大校园网络,健全资源共享机制,统一对外文化窗口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6.
《重逢》,是丁玲领导西战团时期为了进行抗日文艺宣传而急急挥就的独幕话剧。它通常被放置在丁玲不特擅长的戏剧创作序列而长期不甚被研究者们注意。然而,《重逢》并不是“纯粹”意义上的抗日宣传作品,而是富于浓郁文学意味的“女性革命”文学创作。本文结合丁玲的回忆录《魍魉世界》,尝试分析革命女性隐秘的“囚困经验”如何被充分调动、融于女性文学生命的抒写中,这使《重逢》成为了真实呈现革命女性生命困境的革命文学作品。  相似文献   
7.
我国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制度性障碍探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进入21世纪,我国加大了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力度,启动了"新世纪网络课程工程"项目和"国家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库工程"项目,推动资源建设,倡导资源共享。但由于制度保障的缺失,远程教育领域资源共建共享机制仍待完善。制度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反思其不足需要一个有效的切入点。因此,分析中央电大承接的资源库工程在资源共建共享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基于资源有效共建共享的建设思路,这对于远程教育资源共享机制在更大范围的实现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随着中国教育体制改革的进一步发展,电大系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电大教师资源是电大发展的最重要人才资源,如何激发教师的潜力,充分利用和吸引人才资源为电大发展提供动力和创造力,是电大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为此,本文试图以电大在新形势下的发展为背景,分析电大教师激励机制构建的外部条件与内部问题,并提出相关原则和对策。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