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教育   16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隋唐时期,伴随着隋唐政权对高丽的征伐战争,被俘获的高丽人不断迁入中原地区.唐高宗时期,高丽人开始人迁河西地区,对高丽人在河西情况的研究,日本学者在引用史料时存在失误,对此,本文进行了必要的辨析.  相似文献   
2.
魏晋南北朝末期,党项开始登上历史舞台。起初,党项役属于吐谷浑,党项各部在吐谷浑的控制之下,为了自身的利益,曾对中原王朝西北边地不断出兵侵扰;随着中原北周、隋和唐等王朝对吐谷浑军事打击的加强,吐谷浑对党项的控制日渐减弱;党项各部又为了自身的生存及发展,开始离弱附强,摆脱了被吐谷浑役属的地位而归附中原王朝,这在唐王朝时表现的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3.
1975年在湖北云梦睡虎地十一号墓中发现了大量秦简。这批秦简反映的是战国后期到秦始皇时期的历史,简文的内容广泛涉及当时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各方面。本文通过分析云梦秦简探讨秦军事制度,认为秦国采取的是全民皆兵的服役制度;为了保障战争的顺利进行,秦统治者还采取农与战相结合的战术;为了完成帝国梦想,秦制定了系统的军队训练和严厉的军事刑罚;为了增强军队的战斗力,实行了军功赐爵的制度。  相似文献   
4.
李德明经营夏州二十多年,在这期间,他对外调整外交策略,主动臣宋,注意保持发展同辽的联盟关系,同时开拓夏州后方基地,攻取河西走廊;对内保境安民,发展生产,注重同北宋的经济文化交流。李德明为党项族的壮大做出了卓越贡献,为李元昊建国创造了条件,是西夏政权的奠基人。  相似文献   
5.
西汉时期,曾在河西走廊地区设置了众多"都尉"之官,这是开拓、经略这一地区的重要举措之一。由于这一问题涉及面广,相关资料稀少,故学术界缺乏专门而系统的研究成果。现拟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就这一问题的若干层面进行一些新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史》是高等师范院校历史系本科学生课程体系中的一门基础主干课程之一。通过教学能使学生系统地掌握《中国古代史》的基本知识,从而认识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奠定学生专业理论的基础,促进学生历史专业水平的提高,使之胜任中学历史学科教学工作和一般的研究工作。在《中国古代史》的教学中,要重视课前备课工作,做好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科学教学,善于总结,同时要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和学术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7.
约定财产制为婚姻当事人灵活处理夫妻财产关系提供了余地。但是这一本该发挥重要作用的夫妻财产制度,在现实生活中却比较少见,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在于约定财产制本身存在诸多问题。现就约定财产制本身存在的不足提出看法和对策。  相似文献   
8.
春秋战国时期,战争连绵不断,各国为了击败对方,纷纷组建军队,而军队的管理则是取得战争胜利的关键。正因为秦拥有完备的军队管理制度,才建立起一支虎狼之师,吞灭东方六国,成就帝国伟业。本文以出土秦简为中心,就秦国的军事训练、作战管理、物资保障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元狩二年,汉武帝派霍去病西征,最后将河西匈奴征服。自此,河西地区纳入了汉王朝版图。为了巩固这一成果并开拓西域,终西汉之世,汉朝统治者断断续续修筑了河西地区的防御工程。汉代河西地区防御工程体系完备,类型多样,地域特色鲜明,其防御功能随着汉匈关系的变化有所调整。  相似文献   
10.
大明碑是炳灵寺石窟中仅存比较完整的古碑之一,蕴含着十分丰富的历史地理信息,是研究炳灵寺石窟和古代河州地方史的重要资料.通过对大明碑的研究,揭示炳灵寺石窟在明代以来的重修历史和发展脉络,探索明代时期,炳灵寺与周边主要寺院之间的依存关系,进一步阐述元明以来藏传佛教在炳灵寺传播演变的历史和明朝政府对河湟、洮岷地区的民族宗教政策和统治方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