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一、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语言存在的问题1.忽视了对教学语言的精心雕琢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推进,在语文课堂上却出现忽视了教学语言的现象。在教学中,教师仍然采用一贯的直白、朴素的语言向学生进行讲解,毫无情感而言,掩盖了语言中精妙绝伦的魅力,从而无法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无法活跃课堂氛围,课堂上仍然呈现出一派死气沉沉的景象。2.忽视了板书的运用课堂上的板书也是教学语言的一种表现方式。课堂板书使教学语言以一种直白形态表现  相似文献   
2.
实施新课程以来,文本探究成了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一个热门话题。通过文本探究,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语言文字训练,从而形成良好的语感。课堂教学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而是一个具有开放性的动态生成的过程。因为学生是一个具有生命活力的个体,他们是带着自己的体验和感悟参与到学习中的。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我们要从学生“生命的高度”去重新审视课堂,要善于抓住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质疑,并以此为切入点开展高效的文本探究.从而让文本探究在生成中“增值”。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标准》对七到九年级学生的阅读量提出明确要求:"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也是阅读的前提,学生如果没有阅读兴趣,就收不到良好的阅读效果。笔者曾经尝试用以下方法,在教学中因势利导,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效果颇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