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1.
紧急状态下公民权利的限制与保护,是紧急状态立法中一个最为基本但又十分重要的问题。近年来随着我国紧急状态立法步伐的加快,行政法学界围绕紧急状态的界定及其构成要素,紧急状态下公民权利限制的理由、限制的限度、限制的措施以及保护的动因、保护的原则、保护的途径等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这些研究成果对于我国尽快制定出一部符合现代宪政理念的紧急状态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但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对话和商榷。  相似文献   
2.
对我国法律援助制度的探讨,不应仅停留于具体的制度层面,而应上升到理论模式的高度。随着和谐社会的提出和建构,法律援助制度理论模式的建构显得更为迫切和更具意义,应当从价值基点、经济基石、政治基源、人文基础等方面研究我国法律援助制度的新型理论模式。  相似文献   
3.
只有在紧急状态宣布之后,行政紧急权力的行使才具有正当性。行政紧急权力是紧急状态法律体系下的特定权力形态,而紧急状态法律体系是与正常法律体系相并列的特殊的法律体系,受宪法和法律的规制和调整,因而行政紧急权力不具有超宪性和超法性。从权力特性、权利保护、法律价值、社会秩序的角度看,行政紧急权力应当法治化。通过对行政紧急权力进行事前、事中、事后规制,实现其法治化。  相似文献   
4.
鉴于我国统一行政程序立法尚处于探索阶段,以及证明责任概念的两重性在国内理论界常发生混用的现状,行政程序证据规则应当摒弃证明责任概念.在行政程序证据规则中,应当充分考虑到行政程序法典的统一性、行政行为的非终局性和效能性、行政执法人员的执法水平,直接采用举证义务分配这一概念;行政程序证据中的证明标准应当采用优势证明标准.只要将证明标准贯穿于定案规则之中,将举证义务明确于取证规则之中,将行政程序法的一般理念及其他相关程序制度辅佐于证据制度左右,那么,未来行政程序法典的证据规则将是一个严谨而开放的规则体系.只有这样,行政程序法典的证据规则才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论现代公法中的程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义上的公法包括宪法、行政法、诉讼法、刑法、国际公法与社会保障法等,狭义上的公法主要指宪法和行政法。人们通常意义上所讲的公法一般是狭义的,即宪法和行政法。在缺乏程序的公法制度中,其各项制度最终只能沦为政治的工具。因为这种缺失程序的公法制度使得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之间的关系以及国家权力之问的关系只能建立在非理性的基础上,从而使得无论是国家权力的行使,还是公民基本权利的赋予与享有均没有一套严格的程序可遵循。相对于私法来讲,公法的程序更加重要,这是由公法的终极目标和公法的实现方式所决定的。公法的程序理念及其程序规则的制度化,有助于私法自治的充分和有效实现。现代公法中的程序与传统程序之间存在巨大差异。现代公法中的程序发挥着多方面的功能。  相似文献   
6.
特别权力关系是受公法调整的特别法律关系之一。特别权力关系理论发端于19世纪君主立宪时代的德国,在德国、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经历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和修正过程。我国实际生活中存在的大量特别权力关系,由于缺乏相关的理论支撑和立法规范,游离于法治之外。对此有必要从我国行政法治并不理想的现实出发,引进"修正后的特别权力关系理论"的积极、合理因素,顺应我国法治发展的趋势,以现代法治理念为指导,将特别权力关系纳入法治轨道,使之逐步法治化。具体进路为:优先保护特别权力相对人的基本权利;尽力规制特别权力的配置;对特别权力主体的自治行为进行程序控制;对特别权力关系的司法审查体现特殊性。  相似文献   
7.
财产权是公民的一项重要权利,它不仅需要宪法的确认和规范,更需要行政法的保障.作为公权力的行政权由于其所具有的广泛性、直接性、单方面性、强制性等特征,使其成为公民财产权最大的侵害源.假借公共利益、违法作为、怠于行政、滥用职权是其侵害公民财产权的重要表现形式.我国2004年的修宪已经在三个层面上确认并保障公民的财产权,但是由于宪法规定本身的不完善,以及观念和认识上的不正确,导致我国现行行政法在保护公民财产权方面尚存在范围狭小、对行政权约束过于宽泛、行政救济对象与事项偏小和偏少等不足.为此,应当在完善宪法对公民财产权的保障制度、正确认识公民财产权在行政法中的地位的基础上,构建完善的公民财产权行政法律保护体系,以加强对公民财产权的行政法制保障.  相似文献   
8.
作者长期在实验室人工栽培黑藻,通过不断观察和实验,摸索了一套快速、简易的黑藻实验室栽培方法,同时,利用黑藻代替其它植物材料进行了大量的生物学实验,均获得了成功,且取得了较好的实验效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