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根据逻辑派:"谎者"、"理发师"和"(韩非)矛陷盾"论题,同犯隐蔽的矛盾谬误;当被揭发后,"千古之谜"简明消解了(三者均可简化为明显的矛盾"P而非P",四者均可称为"自我否定指涉")。当我们更进一步揭发"谎者"随后又犯"复合命题"谬误,指出"谎者"只是"拟似真矛盾",更能超越逻辑派而直面辩证派的"辩证矛盾(真矛盾)",更彻底地消解了它!注意:辩证派的"亦此亦彼"论题否证逻辑派的"不矛盾"律。  相似文献   
2.
"物极必反" (P)是我国传统哲学中卓越的经典命题,影响深远.然而,由于P暗中用"反"之前一阶段来定义"极",因此犹如"乌鸦是黑色的"(Q)命题一样,是隐蔽的重言真句,进而犯"以空为实"谬误,即表面有经验内容,甚至"无所不包",但实质几近"空无所指".至于"质量互变(物极必变异)" (R)比P更为笼统,也有类似P的谬误.  相似文献   
3.
"诉诸权威"及其"谬误"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权威可分为"学术"方面和"行政领导"方面.只有以权威取代事实与逻辑,才是谬误学上所说的"诉诸权威的谬误".诉诸权威谬误的相关问题包括以权威人的话为真理、正确处理合理与真假问题、诉诸不相干权威、滥用权威、迷信权威等.辩证地看,权威具有相对性、多元性、可变性等.因此,我们不要误信假权威而要接受真权威.  相似文献   
4.
面对大量“不当二分法”的事例,本文支持坚毅先生“三分法”的哲学原理。但“三分法”尚需注意“拟似不当二分法”。把事物二分、三分还是多分,界线划在哪里和怎样划,往往是基于一些特定知识和实用需要。  相似文献   
5.
"千古之谜"的"低调"和"高调"消解 --含假句的论证不能成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我们有关“千古之谜”的一些论点及其论证,仍然被一些论者误解,所以,我们有必要加以重申和发展。古哲早已发现,“自(我指)涉”可产生假句(或矛盾句),这就消解了“初始谎者”悖论(P)。沿着这思路,不难进而指出,“强化谎者”悖论“这语句假”(Q),要么缺值,要么是假。逻辑派自己向来肯定:含假句的论证不能成立(这应该包括由“自涉”产生的假句 P、Q),那么,要用含 P、Q 的论证来证明“矛盾句为真”和“判决日常(自然)语言准死刑”也不能成立。这意味着(从逻辑派的低调标准看),“强化谎者”悖论 Q 已遭消解。再者,“仅是矛盾”大别于“矛盾被证”。从辩证“鹰”派的观点,同时也是逻辑派高调标准的“开明”观点看,“矛盾被证”问题仍然存在! 只有我们指出 Q 犯“复合命题”或“矛盾定义”谬误,“千古之谜”才真正(更彻底地)遭消解!以上的分析可同样适用于“这语句不真”(R)的“超二值谎者”悖论。  相似文献   
6.
逻辑与自涉悖论——兼论中国古代逻辑学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各小段均提出了一些逻辑、自涉与悖论的“新论点”。其它附带的相关理论也许过于简略,读者可参看近作[1][2][3]。  相似文献   
7.
著名的"罗素、策墨罗、哈克"(简称"RZH")解悖标准内含两个条件严格的"形式刻划"和不严格的"哲学说明".前者的严格性实质上是以后者的非严格性为依归,从而大大增加了评价"解悖方案"的复杂性和困难性."RZH"标准也是有缺点的,并内含形式逻辑派的"偏见".  相似文献   
8.
本篇是<评塔斯基的'层级论'>(<河池师专学报>2003年第4期)一文的姊妹篇,如果上篇通过解悖方案回归自然语言宣判了塔斯基"层级论"的死刑,并使哥德尔的理论也跟着引起我们疑问,那么本篇在两大理论权威之后,略评西方9位专家如何堕进说谎者悖论研究的大误区,也就迎刃而解了.  相似文献   
9.
无论是"自涉"还是"非自涉",只有它们产生假(或矛盾)句时才应被禁止;一个论题是否称为"悖论",要看它的"严肃性(牵动重大、举足轻重)"或"论争性(扑朔迷离、悬疑难决)"而定.这个广义"悖论"属下可有多个狭义.这样,我们首先抛开"自涉"、"悖论"而把"谎者"论题极度简化为"矛盾"论题并消解,最终表明了西方解悖雄师"尽墨"!  相似文献   
10.
假句(包括矛盾句)存在于语言里是合法合理的."层级"论将存有"矛盾被证"的自然语言宣判"死刑",是把人(语言使用者)的逻辑犯规归罪于语言本身,而解悖方案回归自然语言实际是对塔斯基"层级"论宣判死刑.随着研究的深入发展,逻辑悖论研究的重心自然而然转移到了"语义悖论"上来.塔斯基对"谎者"悖论的解释,以"本语句"指称或界定"本语句假",犯了"矛盾定义"的谬误,而哥德尔的理论也因跟塔斯基理论的内在联系,也可能引起我们的疑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