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1 毫秒
1
1.
生态外语课堂教学观视角下的外语课堂教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语言学是生态学与语言学相结合而形成的新兴语言的分支.生态语言学的基本观点影响第二语言习得与学习和外语课堂教学理论,生态外语课堂教学观也正在逐渐形成.生态外语课堂教学观为研究外语课堂教学提供了一个新视角.文章拟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四个方面探讨生态外语课堂教学观视角下的外语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2.
科学的评价体系是教育活动科学化的需要,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保障。正确地运用教育评价对提高教育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英语教学评价机制是制约英语教学改革的"瓶  相似文献   
3.
反思性教学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并据此采取相应的对策的过程,它为教师提供了一种新的提高专业能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科学的评价体系是教育活动科学化的需要,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保障。正确地运用教育评价对提高教育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众所周知,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语言的这种“社会性”说明,语言系统不可能是一种存在于真空中独立发展、自生自灭的系统,人们的言语表现形式不时受存在于语言之外的社会要素的制约。换言之,语言系统内部诸要素无一不与社会大系统的诸要素发生联系,而且这种联系不是简单的对立,而是纵横交错,此渗彼透,全方位的联系。也就是说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现代文化社会学认为,任何人类社会都离不开文化,文化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社会实际上是一个纷繁复杂的文化大系统,语言只不过是构成文化大系统的要素之一。即语言也是一种文…  相似文献   
6.
终结性教师评价无法真实衡量教师的能力,而形成性教师评价旨在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潜能,提高教学和科研效率。根据以人为本、可比性、学科性、科学性和简便性的原则,采用授课教案检查、课堂观察、自评、档案评价、学生成绩评价、学生作业样本检查的方法,构建高校外语教师形成性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7.
以母语为壮语的英语学习者,在学习英语时往往会受到三语迁移因素的影响。在语言距离理论的指导下,分析三语习得中壮语、汉语和英语语际影响的相关因素,讨论壮族学习者在英语学习时出现的语音迁移现象对英语教学有很大的启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