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A novel test access mechanism (TAM) architecture with multi test-channel (TC) based on IEEE Standard 1500 is proposed instead of the traditional sub-TAM structure. The cost model of an area-time associated test and the corresponding lower bound of system-on-chip (SoC) test time are established based on this TAM architecture. The model provides a more reliable method to control the SoC scheduling and reduces the complexity in related algorithm research. The result based on the area time associated test cost model has been validated using the ITC’02 test benchmark.  相似文献   
2.
语文教材中经典名篇不少,对这些名篇,“教学有法,教无定法”的教学法原则同样适用。近来,有研究者指出,“当教学文本的文体样式确定下来,‘教学有法’则表现为‘教有定法’”,即“文体既定,教有定法”。[1]那么,是否文体样式一旦确定下来,我们都可以用相同的教法去上课?换言之,诗歌就是这样教的,小说就是这么读的,散文教学可以先这样后那样?显然不是。所谓“文体既定,教有定法”,其内涵也不应被这样机械地解读。不管何种文体,在教学过程中,紧要的一环就是学情调查。学生不同,教法相异,当是语文教师教学的基本共识。  相似文献   
3.
语文教材中经典名篇不少,对这些名篇,“教学有法,教无定法”的教学法原则同样适用。近来,有研究者指出,“当教学文本的文体样式确定下来,‘教学有法’则表现为‘教有定法”’,即“文体既定,教有定法”。那么,是否文体样式一旦确定下来,我们都可以用相同的教法去上课?换言之,诗歌就是这样教的,小说就是这么读的,散文教学可以先这样后那样?显然不是。  相似文献   
4.
<正>《秋声赋》选在苏教版必修四"文以气为主"这个板块中,从教材编写者的意图来看,是从文章体式的角度来引导学生学习"赋"的特点,进而体会作者蕴藏在文章中的独特的个性和气质。之前,学生已经接触过苏轼的《赤壁赋》,杜牧的《阿房宫赋》,特别是《阿房宫赋》是比较典型的赋体文,可以说学生对"赋"不陌生,但面对《秋声赋》的时候,学生又遇到了很多问题。我做了一个课前的学情调查,要求学生把读《秋声赋》遇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