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2022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长期以来 ,受传统教学的影响 ,大部分老师让孩子们在封闭的语文课堂死读语文课本。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 ,我们有的语文老师走出了封闭的课堂 ,却又走进了一个误区 ,如贵刊在陈金才老师文章的《编者按》中所说的摆花架子、走过场、幻灯片、课件、录音、编舞、配乐……一窝蜂地涌进课堂 ,开课的老师是倾其所能把课堂气氛搞得轰轰烈烈、红红火火 ,似乎只有如此才算是一节成功的课。然而 ,反复研读陈金才老师的两节课堂实录 ,我却真实地感受到陈老师不愧是名副其实的语文老师 :一支粉笔、一本教材就把课上得如此精彩 ,在朴实无华中尽显语文…  相似文献   
2.
"阿门阿前一棵葡萄树,阿嫩阿嫩绿的刚发芽……"童年的歌声,依旧回荡在耳畔,记忆的潮水汹涌而来。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时光总是挥之即去。但是那一件件天真烂漫的童年趣事,总是令我记忆犹新,特别是那闪着七彩光芒的记忆,怎么也抹不掉。那是一个烈日炎炎的早晨,浑浊的空气如热浪般地涌过来。同  相似文献   
3.
4.
《皇帝的新衣》在许多人心目中是中国成语“童言无忌”的丹麦版,文章精彩地演绎了一个孩子在众人面前当面戳穿骗子把戏的生动场景。但是试想,假如那个孩子出生在现代,大人们肯定会老早警告他:皇帝来了,你可不能乱说话。言下之意那是要掉脑袋的!而那个孩子如果也受到骗子的忽悠,他还能不受干扰、不被影响吗?不妨看看现在的孩子,平时和家人、同学是怎么说话的?而在作文中,  相似文献   
5.
黄明琴 《教育》2022,(4):48-50
小学数学是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学习知识的重要学科之一,对学生的智力发展和思维培养具有重要意义.课堂提问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它是连接教师、学生和教材的纽带,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深入思考、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测试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手段.新课程突出了新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和课程实施都发生了重大变化...  相似文献   
6.
诗是生命的歌。古诗是古代诗人将自己的人生经历、生活感受,情趣志向等糅和在一起,用智慧浇灌出来的心灵之花,是美的化身,是值得后人咀嚼、消化、回味的精神食粮。古诗的阅读与欣赏本应当超越单纯的训诂字、诠释词语的范围,跨入语义学与美学的领域,用心灵去捕捉诗的意象和境界。然而,现今不少语课堂教学中却仍将古诗当作一块硕大的面包在逐小块逐小块地分而食之,过分强调了教学的定量化、技术化和精确化;教师仍将备课着力点放在梳理知识点、研究标准答案上;依然要求学生采用“死抠字词——理解句意——总结思想”的老三套做法,以理科式的条分缕析、肢解原本脉贯通、浑然一体的千古佳句。这种教学形式抑制了学生潜在的联觉本能和创造需要,扼杀了学生思维的灵性和生命的活力,古诗所蕴藏着的美感被扫荡殆尽,学生学习语的情趣也荡然无存。古诗教学呼唤推翻以精确化为表征的化霸权和教学模式,渴望容忍适度的模糊性,回归学欣赏、阅读理解的固有真义。容忍古诗教学的适度模糊主要基于古诗有如下属性:  相似文献   
7.
本课选自新课程人教版实验教材第八册《语文园地六》。本单元的教学主题是“走进田园,热爱乡村”,共编排了《乡下人家》《牧场之国》《古诗词三首》和《麦哨》等四篇课文。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走进农村,亲近自然,了解乡村生活,感受田园生活。《乡下人家》捕写了充满诗情画意的乡村生活,《牧场之国》展现了异国的田园风光,《古诗词三首》再现了古代的乡村风光,《麦哨》则描绘了乡村儿童的童年生活。本园地综合性学习的目的是让同学们关注和了解农村生活,加深对农村生活的了解和感受,以激发他们热爱农村的感情。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