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1.
电子文化时代人类表情达意的工具由单纯的语言文字向视、听、文字融合的多维符号系统转化,由此也促生着文学既定规范的现代发展。高校中文专业现行的课程内容体系基本上沿袭旧制,体现不出学科发展的新特点,忽略了学生受教育途径以及知识结构、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变化,应及时予以调整。  相似文献   
2.
小说《教授太太的一天》以强烈的男权思想进行女性性别意识的复苏表达,这本身是极其荒谬的,而评论《戟指精英文化》却对其大加赞赏,这部小说及其评论与近年来一些影视作品一样,存在着蔑视知识、嘲弄知识分子的现象,这种反文化的意识形态倾向有其传统原型意识,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它借助现代传媒和大众文化的方式,改头换面之后表现出来,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改变着人们对文化、对知识分子的态度,这是与时代发展背道而驰的,对社会发展产生着一定的负面影响,这种反文化的意识形态倾向值得提请人们注意。  相似文献   
3.
黄柏刚 《茂名学院学报》2005,15(2):34-36,43
电子媒介对文学的冲击和影响是巨大的,但却不是文学的终结者。无论是就文学本质形而上的理论演绎,还是业已出现的文学艺术创作新的实践,都证明了图像时代的文学具有运用现代传媒和符号体系生成文学新质的能力,具备充分发展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4.
电视剧《乔家大院》中乔致庸的一生可谓“扭曲而压抑、济世而悲情”,陈建斌在剧中用一种夸张的表演,很好地诠释了人物的悲剧色彩和精神内涵。不少人对乔致庸“疯癫”形象的塑造乃至陈建斌夸张的表演提出了一些置疑,实际上是观众受“刻板成见”的影响对陈建斌的表演的误读。  相似文献   
5.
在池莉《怀念声名狼藉的日子》和陈染《与往事干杯》同是讲述女性成长故事作品的比较之中,可以发现,二者在艺术表达技巧和女性意识内涵构成方面的差异,从中也可窥见出池莉近作对新世纪女性主义文学的拓展及意义。  相似文献   
6.
从应用型人才的内涵出发,分析应用型人才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指出培养应用型人才人文素质的重要性;并以人文学科的研究范畴为依托,构建六大类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同时对课程类型、课程实施的方式和学时比例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7.
女性主义文学的新觉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认为,小说《狗日的足球》是一个典型的女性主义文本。作者徐坤站在女性主义立场,通过足球这个风靡世界的男人运动,以觉醒的女性意识,重新审视和拷问球迷的“国骂”所含括的文化内蕴,指出其间还隐匿着非常浓厚的封建传统男权思想和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8.
王十月的《少年行》以其对农村少年青青期心理的精准把握和成长轨迹的深情描摹,展示了处于城市和乡村双重边缘的一代打工先行者离乡进城前的心理和命运,这种农村青年成长叙事。体现出和其它成长小说不同的特点,为当代成长小说的人物画廊增添了新的艺术形象。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