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2.
近年来,“动态生成”这些字眼对基础教育界来说已经不再陌生,它与我们的课堂紧密联系在一起。生成性的教学观念,不再把课堂看作是单一的传授知识场所,也不再是教师表演的地方,而是学生探究学问和师生积极交流的乐园。音乐是一种时间的艺术,也是流动的艺术,因此,音乐课堂也同样是动态生成的,在互动与对话中实现师生的共同成长。  相似文献   
3.
备课是上好课的关键。一节好课目标要明确、内容要正确、方法要恰当、表达要清晰、课堂气氛要热烈,这些都离不开教师在课前下足工夫。上课不能盲目,要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达到生成与预设相互统一、运用自如。那么,音乐教师应如何备好课呢?我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一、解读课标,明确目标《音乐课程标准》为音乐课改指明了方向,课程的三维目标所涵盖的内容改变了传统的教学观,对学习者情感态度的关注、学习者学习方式和过程的关注和学习者能力的培养,提到一个新的高度。音乐教材每课的总目标都包含这些内容,明确分成二三课时完成教学内容,每课时也有分目标,所以教学环节设计应围绕这些目标进行,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达到预期效果。笔者现就湘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第六课《小小雨点》和《云》的教学目标为例来分析。《小小雨点》和《云》的教学目标一是要求学生学会这两首歌曲,从中感受大自然的美。这  相似文献   
4.
音乐是一种听觉艺术,学生们需要通过自己的听觉去感受与体验音乐。聆听是音乐教学中相当重要的途径。因此在音乐课堂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聆听习惯是最为基础也是最为重要的目标。在文中就如何培养学生在音乐课堂中的聆听的习惯进行探讨,以期为学生的音乐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音乐新课标体现了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学习内容必须生动有趣,丰富多彩,有鲜明的时代感和民族性,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为教学目标。然而新课程的千变万化,音乐教师的变化乃是最核心的变化。这种变化是指音乐教师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反思、调整和角色的转换,自身的教学行为得到新的升华。在实施课标的过程实施新课程,使自己成为学生学习音乐的促进者与合作伙伴,音乐教学的研究者与设计者,音乐新课程的开发者与建设者。新课程下的新型音乐教师应从哪几个方面做起呢?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