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教育   29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音乐能使人的心灵变得纯净善良、儒雅优美.在躁动不安的复杂社会和枯燥紧张的学习生活中,学生经常会无所适从.如果在学生的心灵中开辟一块芳草地,让优美动听的音乐在里面生根、发芽、开花,将会使学生的学习生活多一份快乐,少一些烦恼;多一份优雅,少一些粗俗;多一份从容,少一些迷惘.  相似文献   
2.
黄梅英 《教师》2010,(21):22-23
培养新型音乐教师是顺利推进音乐新课改的当务之急。这需要学校及相关教育管理部门大力支持,为音乐教师创造良好的专业技能学习与交流的环境。要坚持有计划地让教师“走出去”,到外校外地参观学习、听课、培训、参赛。引进他人的先进经验,使音乐教师素质的提高有清澈新鲜的源头活水。音乐教师作为音乐教程新课改的执行者,应该尽最大能力发挥专业优势,努力充实、完善薄弱环节,使自己成为一名“全能教师”;要主动投身音乐教学改革,着力提高学生们的音乐素养,将学校素质教育不断推向深入。  相似文献   
3.
培养新型音乐教师是顺利推进音乐新课改的当务之急.这需要学校及相关教育管理部门大力支持,为音乐教师创造良好的专业技能学习与交流的环境.要坚持有计划地让教师"走出去",到外校外地参观学习、听课、培训、参赛.引进他人的先进经验,使音乐教师素质的提高有清澈新鲜的源头活水.音乐教师作为音乐教程新课改的执行者,应该尽最大能力发挥专业优势,努力充实、完善薄弱环节,使自己成为一名"全能教师";要主动投身音乐教学改革,着力提高学生们的音乐素养,将学校素质教育不断推向深入.  相似文献   
4.
本文讨论了一般数学分析教科书中关于二元函数可微的充分性定理 ,指出削弱定理的条件仍能保证结论的成立  相似文献   
5.
长久以来,中美之间的矛盾冲突几度成为国际社会和舆论关注的焦点,从霍尔斯蒂关于战争与和平的解释模式看,这些争议问题可能导致中美关系状态出现三种结果:出现危机(包括偶发武力冲突)、滑入大规模战争、妥协并创建新的协调机制。而这三种结果出现的概率则会因中美争议问题的性质差异、双方调停策略完备与否和决策者态度的偏好而各异。通过分析,不难发现,中美之间所有争议问题可能导致的三种结果中,双方创建新协调机制、维持无战事状态的概率最大,唯有关于"台湾问题"的争议最有可能引发双方危机,甚或爆发战争,但总体而言导致这种结果的可能性依然较小。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数学分析教学作一些初步探讨,指出现行师专数学分析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及教改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日本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与特罗“理论”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马丁·特罗对于高等教育三个发展阶段的特性和结构的论述有先见性和预见性 ,但该理论也有其局限性 ,它只是根据欧洲和美国高等教育的经验建立起来的 ,缺乏有关亚洲、特别是东亚在 2 0世纪 70年代正发生变化的信息和知识 ,没有预想到信息技术的惊人发展所带来的变化等。日本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 :由于存在着“日本式的”私立高等教育 ,使得日本能够在短时期内赶超上欧洲各国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 ,而且以高于欧洲各国的速度实现了大众化。  相似文献   
8.
黄梅英 《中学文科》2005,(12):35-35
受传统教学观的影响,现在还有不少教师在音乐教育中沿袭传统的音乐教学方式方法,教学中只注重音乐知识技能的传授与训练,而忽视音乐课程最核心的目标——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如果以“情”引学生走进音乐,一定比以单纯、枯燥的说教更能让学生接受音乐、理解音乐、喜欢音乐、爱上音乐,从而在音乐中受到熏陶、感染、净化、震惊、顿悟,也就达到了音乐课程最核心的目标: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也培养了学生学音乐的兴趣。闪此,在音乐教学实践中,我特别注重以“情”引导学生走进音乐。  相似文献   
9.
荣辱是中国传统伦理文化中的一对基本的道德范畴,是中华民族形成社会赖以自我规范的重要德目。孟子认为:“仁则荣,不仁则辱。”荀子认为:“荣辱之大分,安危利害之常体。”这种扬荣抑辱的文化精神,成为上至仁人志士、下至寻常百姓所认同的基础性伦理价值标准。  相似文献   
10.
黄梅英 《现代教学》2013,(7):131-131
语文教师的责任,是指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字、词、段、篇,领会课文中心思想的同时,还要通过引导学生阅读一篇篇文质兼美的课文,让学生与一个个高尚的形象接触,与种种高尚的思想接触,使他们的思想、道德、情操、意志、性格受到熏陶和感染,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境地——即将学科育人的功能渗透于语文教学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