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蝇王》展示了人的内心和人类社会中日神与酒神精神的冲突。主要人物拉尔夫和杰克都具有两种冲动,日神力量主导拉尔夫的心灵,而酒神暴力则吞噬杰克的心灵。这两种力量的抗争以日神力量的崩溃告终,导致孩子们的退化和岛屿社会的瓦解。小说结局暗示酒神的威力必须要由日神力量加以克服,才能使人和社会不至于因为酒神的泛滥而毁灭。  相似文献   
2.
人类是否具有语言本能一直是语言学家争论的话题,儿童语言被公认为最好的语言试验材料。文章通过对大量儿童语言实例进行分析,发现不同语言种类的儿童对于主词句与无主词句的选择恰好能符合自己语言的语言特征及要求,儿童的这种意识可以看作是人类语言本能的早期体现,人类语言本能的存在依据与表现形式还有待我们进一步的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3.
根据弗洛伊德的本能理论,生存本能和死亡本能是人性中互相对立的两极,这两极之间的对抗和转化贯穿于整个生命过程和活动中。在短篇小说《马贩子的女儿》中,劳伦斯以纯熟的艺术手段诠释了本能理论。通过男女主人公的心理分析,探讨这篇心理小说中所体现的两种本能的相斥相合。  相似文献   
4.
王仁杰的剧作《节妇吟》和《董生与李氏》借鉴欧洲传统戏剧原则,渗透着以人为本的现代启蒙主义思想,代表了中国古典戏曲的诗情画意与西方情节艺术的完美融合。  相似文献   
5.
《老人与海》标志着海明威悲剧艺术的巅峰。小说既融合了悲剧的精神理念,又蕴含了喜剧性的生态智慧,集中体现了作者对待自然矛盾复杂的态度。在彰显了人类精神力量之伟大的同时,小说也反映了作者的生态整体意识和对悲剧个人主义的反思。小说反高潮的结局颠覆了西方悲剧思维模式,将征服自然的英雄神话转化为警示现代生态危机的寓言。  相似文献   
6.
黄淑琼 《教师》2019,(9):76-77
小学数学学科的基础性是众所周知。高效课堂在不断呼唤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和创新。传统的教学方式对学生的计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数学思考能力等的培养收效甚微。课堂对话的教学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填鸭式”教学方式的不足,让学生成为课堂上学习的主人,积极提问,认真思考,与老师对话、与同学对话、与文本对话,在对话中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7.
笔者运用隐喻进行英语词汇教学,实例研究表明:隐喻在一定程度上能帮助学生理解、记忆词汇,提高学习效率,因而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简要介绍艾丽格拉·古德曼及其《卡特斯基尔瀑布》;借助福柯的“异托邦”理论和德·塞托的日常生活实践理论分析小说中犹太社区的“偏离异托邦”特征以及犹太空间与白人空间之间的冲突,进而揭示自我隔绝的宗教戒律与白人的种族主义给犹太社区的发展带来的困境;探讨犹太个体改用白人空间以生产犹太文化的空间实践,认为这种抵制虽弱小,却为犹太人拓展生活空间开启了一种可能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