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2012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近年来,在欣赏教学的实践研究中,虽然有的教师意识到培养学生探究、创造能力对激发欣赏兴趣的重要性,但由于受传统美术观、教师个人素质及某些硬件建设的影响,还是习惯于从欣赏内容和理论知识点出发,关注结论的呈现,通常直接告诉学生结果,而忽视了学生对过程和思维方法的探究:教师的教仍然过于强调主导作用,老师说得多,学生在下面听,被动地接受学习,缺乏对学生探索精神、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尊重.就现行的教学活动而言,学生围绕教师转,主体行为缺乏自由度,缺乏创造、探究、发现的体会与体验,束缚过多而引发欣赏兴趣低下.  相似文献   
2.
探究性学习是新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有利于引导学生通过独立地发现问题、实践操作、搜集处理信息、查阅交流等探究活动,学习知识与技能,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获得情感体验,建构知识体系,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一、在尝试练习中探究,学会动脑在上美术技法训练课时,以往的教学习惯,教师总是利用大量范图展示技法,预防学生可能出现的错误。对于学生出现的问题总是“直接”解答,把一切交待得非常具体,惟恐学生“犯错误”,指望学生能够掌握技法,创作出完整的作品。在教师的严格要求和提供的各种直观范图、演示活动的作用下,学生能够达到预期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