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教育   15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德国大诗人歌德说过“读一本好书,就像和许多高尚的人说话”。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真正人应当在灵魂深处有一份精神宝藏,这就是他通宵达旦地读过一二百本书。”时下“读书人口”实在太少了,在教师群体中学习浮躁心理十分严重,其特点是:急功近利,急于求成,华而不实,教什么学什么,比什么练什么,评什么备什么。“十年磨一剑”的意识弱了。  相似文献   
2.
大连市金州区编委会于1988年12月,向各乡镇政府下达了77号文件,将乡镇图书管理员纳入了专职事业编制。三年多的实践证明,设专职有百利而无一弊。据笔者所知,乡镇设专职图书管理员,不只在辽宁省少见,即使在全国,也是凤毛麟角。这不能不说明,金州区委和政府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上高一筹,行动上先一步。乡镇设专职图书馆管理员在金州区所以能成为现实,关键在领导,领导的关键在认识。县区领导工作千头万绪,不可能对图书馆情况了如指掌,很需要我们做具体工作的同志主动地提供  相似文献   
3.
构造法是运用基本知识,应用辅助性教学模式的思路去解决问题的方法。本文试图通过构造解几模型,使得一些数学竞赛试题的解答,构思新颖,方法巧妙,过程简捷。下面举例说明。 1.构造“两点间距离”  相似文献   
4.
贯彻新课标,实施新课程,其核心问题是课堂教学改革,如何用新的课程观、教学观与学习观指导教学工作,构建以学生发展为本,开发学生智力潜能,形成以学生的健全个性为特征的课堂教学模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本文拟对“自主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谈谈自己的认识: 1、问题的提出构建“自主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是基于以往学生“过多依赖老师,过多依赖书本,过多依赖练习”这种主体缺失现象提出来的。其目的是,在新课程条件下,改变传  相似文献   
5.
研究性学习的目的是使学生在自主活动、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亲身体验的基础上来建构新知识,促使学生的主体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全面发展.新教材阅读材料中许多问题具有代表性、典型性和可塑性.为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提供了研究素材和研究空间,引导学生研究这些问题,可以充分发挥课本的潜在功能,沟通知识间的内的联系,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具有积极推动作用.原题:(新教材第二册(上)第24页)如果a,b,c为正数,那么a3+b3+c3≥3abc…(),当且仅当a=b=c时,取“=”号.研究1:公式()的几何解释.从…  相似文献   
6.
向量是高中教材的新增内容.由于向量具有几何和代数的双重属性,以向量为工具,改变了传统的平面三角、解析几何、立体几何等内容的学习体系,使几何问题彻底代数化了,使数形结合思想体现得更深刻、更完善.本文试图适当构造向量。来探究一些竞赛试题的新解法.  相似文献   
7.
排列组合问题是每年高考的必考内容.本文试图以2008高考排列、组合试题为例。总结归纳解答排列、组合问题的若干策略.  相似文献   
8.
黄立俊 《中学教研》2003,(2):47-48,F003
计算机辅助教学(CAI)以其直观形象的形式、丰富的教学信息内容、快捷的传递方式,为数学教学改革带来了一片生机,它可使教学由平面走向立体,使静态变成动态,把抽象化为具体,大大提高数学教学的容量和效果.因此,CAI课件的制作和运用显得十  相似文献   
9.
排列组合问题是每年高考的必考内容,其考查形式绝大多数以选、填题的形式出现,试题的难度一般以中档题为主.由于排列组合试题知识相互交错,综合性强,思路灵活,解答时往往容易将二者的概念混淆,理不清,辨不明是排列问题,还是组合问题,进而造成解题失误.为此,本文试图以2008高考排列、组合试题为例,总结归纳解答排列、组合问题的若干策略.  相似文献   
10.
在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过程中,广大农村中小学“课程标准是新的、教材是新的、课堂教学涛声依旧”,新的课程改革遭遇到重重困难。应试教育的“列车”依旧超速行驶,素质教育仍然气候难成。面对农村中小学实施课程改革的诸多障碍:思想僵化。观念陈旧;应试机削,根深蒂固;评估偏向,“片追”严重;经费不足,师资堪忧;无章可循,管理滞后。认真研究对策是农村中小学新课程改革顺利实施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