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2008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1.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是一个极具现实意义的教育活动实践领域。长期以来,高校价值观教育一直注重通过课堂进行理论灌输。在当今信息日趋开放、信息传播日趋迅速的社会,这种单一封闭模式的局限性日益凸显?因此,以开放的心态积极创新价值观教育模式,拓宽教育渠道,是增强价值观教育实效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2.
社会公德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是社会文化的表面凝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推动社会整体文明程度的提高,必须以良好的社会公德为支撑,系统、综合、动态地思考公德建设,不仅是全面提高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的环节之一,也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一个方面.本文简述了社会公德的"和谐"内涵,分析了不和谐社会公德状况的成因,提出了公德建设达成和谐的对策,对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有一定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3.
新时期的大学语文教育对高校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语文教师只有不断地提升自己的心理素养、知识素养、合作素养、审美素养、创新素养,才能应对素质教育的挑战。  相似文献   
4.
新型教师必须具备新的教育评价取向。长期以来,教育评价的功能主要定位在选拔。这种价值取向已植根于人们的头脑,教育被认为是完成一系列学习任务,这些任务随着学生的年级升高而越来越艰巨。教育评价囿于狭隘的圈子中,即学生好坏、素质优劣,取决于老师及学校的评价。...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