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199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高尔基曾预言:“美学是未来的伦理学。”审美教育对培养人的道德情操有着重要作用。它能激发人们对善人善事向往的感情,对人类崇高行为相仿的愿望。中学语文课本中所选的作品,较多的是依靠形象的力量向青少年学生揭示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丑恶,给他们以形象性的感情认识。使外  相似文献   
2.
中学语文教材所选的佳作,充满了情态美和形态美。我们要挖掘出文章的情态美与形态美,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情操教育,就必须对教材中的情态美、形态美的表现形式先有一个明晰的认识。一、情态美、形态美通过准确的词语而得以表现。  相似文献   
3.
从中学生未来的发展考虑,我们必须重视对学生阅读观、阅读意志、阅读情趣和阅读方法的指导。日本就根注重这些。在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和我国传统的阅读观基本相同,把阅读归结为“赋、诵、读”。战后,情况大变。西尾提出了“通读”、“精读”、“达读”的“三读法”。他认为“读”是“解释”的准备,“读”是“解释”的基础,不建立在“读”基础上的“解释”,不能成其为“解释”。六十年代,儿童语言研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