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201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说"木叶"》着重分析了中国古典诗歌用"木叶"而不用"树叶",又由"木叶"发展为"落木"的原因,从而阐发了古典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质。我们学过许多篇诗歌,但只是对词句的分析和对情感的理解,并没有深层挖掘诗句的表达技巧,对语言的微妙处也没有敏感的体察,而这正是古诗词含蓄蕴藉之处,正是古诗词魅力所在,所以本篇文章对古代诗歌语言的无限的表现力进行了精辟的透视,不但使我们感受艺术的魅力,提高文学鉴赏力,还能学会暗示这一表达技巧,从中吸取宝贵的艺术营养,感受我们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积淀,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相似文献   
2.
职业学校的教师面对的主体是一群语文基础很差、读书习惯很不好、学习积极性很不高、目标很不明确的一大批学生,他们当中的大部分学生不要说听课,就是平常的语文课文学习都不能认真听讲,更不用说作业什么的了。同时现在的中职教学课程中,语文作为一门文化课,每周上两节课,是副课,中职学生在主观上也有轻视语文学习的倾向,认为只要学好专业课就行了,语文学习了没有用的,特别是对文化课,更是敬而远之。  相似文献   
3.
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工作二十六年,其中从事职业中专语文教学工作二十二年,在二十二年的漫长教学过程中,针对职业中专的学生基础知识差、学识浅薄,对学习不感兴趣的特点,慢慢摸索总结出一套适合职业中专学生学习语文教学模式。在授课中,可融知识、趣味于一体进行语文教学,引发学生的听课兴趣,从而达到学生学语文的自觉性、兴趣性,引导他们思想从理性走向感性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