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教育   17篇
科学研究   1篇
综合类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黄金清 《贵州教育》2014,(13):22-25
正问题是开启智慧之门的一把金钥匙。学生在学习中有了问题,才能激发起求知的愿望,从而集中注意力,积极地投入学习中。以问题为导向的探究活动是以问题为中心,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尝试解决问题的探究学习方式。这样的以问题导向设计的课堂,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以及教师的课堂教学改革潜能,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发生有效地转变,激励、唤醒、鼓舞学生投入自主的学习活动中,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构建学生生命生长、潜能形成和个性成长  相似文献   
2.
3.
一、新课导入师 :我们都知道大多数的花、草、树木等植物都生长在土壤里 ,那么植物为什么生长在土壤里?土壤里究竟有什么呢?上一节课我们带着这两个问题对土壤进行了考察。现在我把大家考察土壤的录像放给你们看看 ,边看边回忆你们是怎么考察的。二、学习新课1 汇报、交流考察情况。师 :你们能不能把考察中的发现汇报一下?生 :土壤是咖啡色的。生 :土壤里还有根、小虫子。生 :土壤里还有植物、动物的残体。生 :还有一些动物的蛹。生 :还有 ,土壤有点湿。师 :“湿”说明土壤有什么?生 :有水。师 :你们用手感觉了吗?生 :我用手摸一摸的…  相似文献   
4.
5.
黄金清 《贵州教育》2012,(16):37-38,40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学生学习的评价越来越引起各方在的广泛天注。不同的评价会导致学生思想的差异,思想的差异会导致行动的差异,进而导致成长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黄金清 《贵州教育》2013,(15):18-21
新课改的教学期望是每位学生都能获得关注和发展,这与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不谋而合,然而现实中很多学校班级多、班额过大,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发挥不充分,教师要顾及到所有学生会感到困难,这给教师的教育教学带来了挑战。无论在常态课上还是公开课上,通常教师都会不由自主地多关注“优秀”的学生;  相似文献   
7.
黄金清 《贵州教育》2008,(23):43-44
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进行评价,这表明我们更加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精神世界和生存形态,突出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更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然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这三个方面在教学中是相互渗透的,他们是一个整体,所以要将三维目标进行整合,以"知识与能力"为主线,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并充分地体现在过程和方法中.那么该如何进行评价呢?……  相似文献   
8.
自2002年至2003年间对贵阳市三城区、三郊区及所管辖的三县一市近百所中小学进行的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表明,目前贵阳市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基础非常薄弱。推广和普及率还比较低,不能很好的达到教育部提出的要求。针对贵阳市开设和普及综合实践课的现状和具体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更新观念,增强教师课改意识;改变教学管理制度;设立教师培训制度等建议,以供教育决策者和教育研究者参考。  相似文献   
9.
一堂好课应是在课堂教学中 ,创设一些具有一定思考性、探索性、思想性、趣味性的问题情景与任务目标 ,让学生主动地从事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和交流等 ,有效地实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助互动 ,体现其教育价值的功能。所以在一些课中 ,究竟把重点放在什么地方 ,有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 ,所定的教学目标好不好 ,这是我重视的问题。现以《奇妙的指纹》一课为例 ,谈一谈我的看法。我在上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的《奇妙的指纹》一课时 ,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学会取指纹的方法 ,从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重点放在探究取指纹的方法上。具体教学思路是…  相似文献   
10.
<正>为弥补传统课程在育人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方面的不足,丰富教学形式和内容,注重学生个性发展,从而更好地满足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需求,构建一个“自然、开放、和谐”的校本课程体系,力图使学生建立起系统的思维方式,拥有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原来学科本位的多个知识纵横联系,并在现实生活的合作互动中,获得关注热点时事、理解多元文化、敢于批判质疑、勇于创新创造、善于合作沟通的素养和能力,更加突出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因此“TREE课程”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