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教育   14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以敬老爱老为核心的孝道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敬养老人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主要内容。文章对传统的孝道文化的内涵进行了阐述与分析,同时联系当今社会实际,论述了对孝道文化的传承与弘扬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以新疆为代表的中国西部是一片神奇的土地。无数诗人,和中国西部、和新疆息息相通、形影相随。广袤的瀚海、寥廓的大漠、暴烈的太阳、巍耸的天山、雪山下的瀑布、戈壁中的绿洲、清澈的坎儿井、广阔的地平线养育了他们,同时激发了他们的创作热情。以杨牧、周涛、章德益为代表的一批诗人,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创作了大量描绘新疆风貌和各族人民斗争生活的诗歌。他们的诗作,在新疆和全国诗坛上产生了愈来愈大的影响。著名文学评论家周政保看到这种繁荣景象,情不自禁地赞扬道:“在杨牧、意德益、周涛周围,一批数量可观的诗作者正在崛起,他们…  相似文献   
4.
5.
文章从《木兰诗》的思想内容、产生的时代背景、作者写作的意图几方面论述了《木兰诗》的要害是宣传“孝道”  相似文献   
6.
7.
《白鹿原》故事充满了对立和矛盾.从社会层面上说,表现为革命与反动的较量、文明与野蛮的对抗、科学与迷信的冲突.从个人层面上讲,《白鹿原》中的人物,生活在纷乱的社会中,基本上是一些优点(长处)缺点(罪过)均有的“混沌”式人物.这是艺术的真实,也是生活的真实.他们之间关系复杂,冲突不断;斗争时而激烈,时而缓和.只有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反动势力才能消灭,文明才能张扬,野蛮才能消除,科学才能发达,迷信才能消失,纷乱的生活才能变得清明,混沌的社会才能得到新生.除去“纷乱”,消除“混沌”,实现真正的“清明”和“新生”,还需要白鹿原人民作不懈的努力.  相似文献   
8.
“意见”不是法定的公文文种.在国务院办公厅制订的公文法规文件《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暂行办法》(1981.2.2)、《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1987‘2.18日公布,1993.11.23日修订)中,均没有提及它。1981年规定的9类15种公文中没有它,1993年修订的12类13种公文中,也没有它。总之,在正式公文文种中没有它。在论及公文的著作中,有不少学者及文秘工作者,把正式公文之外的公报、条例、办法、规定、章程、细则、守则等文体,称之为“准公文”,甚至把计划、总结、调查报告、简报之类的事务文书,也称之为“准公文”。但很少有人…  相似文献   
9.
10.
教学论文是反映教学研究成果、总结教学活动经验、探讨教学理论问题的学术性论文.随着教育改革的日益深入、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教学论文的写作越来越普遍地受到教育界人士的关注,尤其是中小学教师的关注.针对教学论文的写作现状,探讨教学论文的写作规律,就成为当前提高教学质量、深入开展教育科研、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中的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