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在书法艺术的欣赏活动中,我们发现,相当多的人是不大认识书法作品所书写的文字内容的(尤其是篆书和草书),但他们仍是留恋在作品的前面,入神地欣赏它的美,即便是懂得其所书的文字内容,亦不会把文字内容当作主要的欣赏对象,而是首先欣赏它的造型之美。书法艺术的造型美之所以如此引人欣赏,就在于它“其曲如弓,其直如弦。娇然突出,若龙腾于川,渺尔下颓,若雨坠于天。或引笔奋力,若鸿鹄高飞,邈邈翩翩;或纵肆婀娜,若流苏悬羽,靡靡绵绵。是故远而望之,若翔风厉水,清波漪涟,就而察之,有若自然。” (卫恒《四体书势》)另一方面,对于不懂汉字的西方人,他们更不可能认识我国书法作品所书写  相似文献   
2.
清初著名画家石涛的绘画观念具有一种典型的“原人”特征,即以人类自身的认识为出发点,探究艺术活动中人的本源意义与价值,把人的艺术创造活动与大千世界的生灭消长之生态过程及其形式紧密地联系起来,以“生”的观念来观照天地万物和对待艺术创作,将绘画艺术的创造过程视作与人类的生命、文化活动一样的生机勃勃、活和弥漫。所以,石涛的艺术实践过程成为了艺术家生命体验的过程,艺术家的生命与大自然的生命相互衬托与交融,于天人合一的境界之中共同构建艺术的内生命。这种艺术观念无疑是具有着深层的人类学意义与价值的。  相似文献   
3.
黎东明 《红领巾》2004,(2):35-38
中国书法的“韵“是一个导源于人类身体感性审美的范畴,它以书法作品的节奏、韵律、情调等形式语言为依托,呈现人类精神本质至深层次的境界.唐宋以来,“韵“的审美话语表达机制成为了士大夫文人在书法活动中表现个性自我或标榜高蹈的一种凭借,呈现官本位文化特征的话语表达机制;当代书法虽然也秉承了传统的表达机制,但由于大众文化的作用,使得书法之“韵“的表达手段或对象化机制转化成为了一种“余韵“特征,具有广泛而普遍的平民化色彩.  相似文献   
4.
当代中国书法现代性的艺术表达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中国书法艺术现代性的艺术表达机制主要体现在:艺术话语、审美意象和艺术意象呈现出一种多重叠合与共振的特征;注重在数量众多的传统民间书法遗迹中寻觅某种可能的“现在性”,把其中的蓬勃生命力的艺术话语和自然真率的审美意象,转换成为作品的现代性因素;通过把自己的对象加以审美变形,来寻找解决矛盾与冲突的方式和途径。中国书法的现代性生产关系既规定审美意义的价值取向和尺度,又是体现为把主体的内在要求和来自现实生活的要求(新的价值指向)等因素统一起来的框架。对新时期中国书法现代性的艺术表达机制的理论分析和探讨,无疑将有助于我们对中国书法艺术在21世纪的发展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思路。  相似文献   
5.
宋代书法家有意识地避开唐代大师所创造的完美法度之高峰,另辟蹊径,建构尚意书风,黄山谷便是其中一位不遗余力者。他在书法创作中,敢于突破传统书法温和蕴藉的规范,大胆追求新奇险绝,甚至时违传统书法创作之大忌于不顾,以势取胜,突出不和谐因素,以其鲜明的个性风格为建构宋代尚意书风增添了精彩的一笔  相似文献   
6.
清初著名画家石涛的绘画观念具有一种典型的“原人”特征 ,即以人类自身的认识为出发点 ,探究艺术活动中人的本源意义与价值 ,把人的艺术创造活动与大千世界的生灭消长之生态过程及其形式紧密地联系起来 ,以“生”的观念来观照天地万物和对待艺术创作 ,将绘画艺术的创造过程视作与人类的生命、文化活动一样的生机勃勃、活力弥漫。所以 ,石涛的艺术实践过程成为了艺术家生命体验的过程 ,艺术家的生命与大自然的生命相互衬托与交融 ,于天人合一的境界之中共同构建艺术的内生命。这种艺术观念无疑是具有着深层的人类学意义与价值的  相似文献   
7.
论“读画”     
中国传统书画艺术蕴含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内涵,只有通过“读画”方式才可能解读其构图符号中所蕴含的深刻内涵,而虚静无为的心境则是“读画”的首要条件,由此而产生了极具中国传统特色的“书斋式读画”方式,它恰如其分地与传统书画艺术诸因素之间达成一种互为适应的默契,读画者身处其中自得自乐、圆满自足。  相似文献   
8.
中国书法的"韵"是一个导源于人类身体感性审美的范畴,它以书法作品的节奏、韵律、情调等形式语言为依托,呈现人类精神本质至深层次的境界.唐宋以来,"韵"的审美话语表达机制成为了士大夫文人在书法活动中表现个性自我或标榜高蹈的一种凭借,呈现官本位文化特征的话语表达机制;当代书法虽然也秉承了传统的表达机制,但由于大众文化的作用,使得书法之"韵"的表达手段或对象化机制转化成为了一种"余韵"特征,具有广泛而普遍的平民化色彩.  相似文献   
9.
在新课程理念下,英语阅读教学的研究、学生阅读量增加、阅读兴趣、阅读技能的培养的意义已超出为了学生考试的意义。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对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本篇论文提出了研究的问题,探讨解决的策略,并结合日常教学实践创造性地加强了“问题情景教学法”研究。以“问题”的形式,以“情景”的方式,引导学生参与、体验英语阅读的快乐,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有效的学习策略。  相似文献   
10.
中国书法的“韵”是一个导源于人类身体感性审美的范畴,它以书法作品的节奏、韵律、情调等形式语言为依托,呈现人类精神本质至深层次的境界。唐宋以来,“韵”的审美话语表达机制成为了士大夫文人在书法活动中表现个性自我或标榜高蹈的一种凭借,呈现官本位文化特征的话语表达机制;当代书法虽然也秉承了传统的表达机制,但由于大众文化的作用,使得书法之“韵”的表达手段或对象化机制转化成为了一种“余韵”特征,具有广泛而普遍的平民化色彩。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