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信息传播   10篇
  2012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初学写毛笔字,先作描红更容易入门;初学画画,通过临摹也更容易学会。同样,要学会从平凡的日常生活中去发现新闻题材,刚开始时也可以通过“照葫芦画瓢”来把方法学会。  相似文献   
2.
关于高职院校师资队伍问题之我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职院校在招聘师资时,不应把眼光只放在那些具有高学历、高职称者身上,而应把眼光投向社会,把那些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都过硬的专业技术人才吸收进教师从伍中来.  相似文献   
3.
报纸是要天天出,广播、电视节目也是要时时播的,而那些能够产生轰动效应的大事、突发性事件却并非天天都有,因而记者就得要学会在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的情况下,也就是在没有重大事件、突发性事件的情况下,也能"生"出新闻来才行。  相似文献   
4.
许多东西在产地不值钱,但一拿到外地就"身价百倍",如北方的苹果、雪梨和哈密瓜,南方的香蕉、龙眼、荔枝、菠萝和芒果等,在产地价格都很贱,但一运到外地,价格就翻番甚至翻了好几番。有的新闻题材也是这样,在"产地"显不出它的新闻价值来,谁要写了当地媒体也不会采用,但如果发给外地媒体,却有可能被采用甚至会备受青睐。  相似文献   
5.
上世纪的七十年代,笔者家乡的粮所用上了机器来加工粮油,该粮所不但用花生、芝麻来榨油,也用米糠来榨油。糠里也能榨出油来,这成了当地轰动一时的大新闻,因为"糠里榨油"自古以来都被视为不可思议的事,但用上了机器之后,加上方法得当,粗糙的米糠也能够榨出油来了。  相似文献   
6.
黎炯宗 《新闻知识》2012,(3):92-93,97
好的通讯文章,不但能起到报道新闻的作用,同时也能给人以美的享受,之所以能有这样的作用,除了是由于好的通讯文章内容精彩、在篇章结构的安排上和在语言文字的应用上较具艺术之外,也与它具有较强的节奏感和具有比  相似文献   
7.
本文针对国办高职院校教学管理方面目前存在的各种弊端,提出了在教学运作中应推行"领衔主教制",变以行政领导为中心为以骨干教师为中心的观点.并就推行"领衔主教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作了粗略的阐述.  相似文献   
8.
人们常说新闻是“易碎品”.很容易贬值,“今天的新闻是金子.到了明天就成了银子,冉到后天可能就成了垃圾”,可见新闻掉价之快。但这也仅是对一般的新闻作品而言,而精品级的新闻作品则是例外。  相似文献   
9.
鸡蛋里看起来是没有骨头的,但实际上它不但有骨头,而且还有很多,如用它孵出小鸡来便可知道它里面其实也是有骨头的。日常生活中的许多平常事也是一样,表面上看好像没有什么价值,但让经验丰富的记者一看,就能看出许多很有价值的东西。  相似文献   
10.
许多刚入行的新闻工作者和通讯员常为找不到新闻题材而苦恼,抱怨身边没有可写的东西。事实上。日常生活当中并不缺乏可写的题材。缺乏的只是我们的发现。 怎样去发现和发掘新闻题材呢?本栏将陆续刊发黎炯宗先生的系列讲座。相信它对朋友们会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