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师幸福作为一种主体能力,首先是一种价值生活的能力,是以德性能力为灵魂的主体心性能力。师德不只是外在规范,更是教师师性与德性的契合而成的一种内在品性。作为一种品性,师德是教师幸福的心性基础。幸福能力强的教师具有以教育为乐的职业境界,具有健全的主体意识和合理的内在尺度,具有创造的激情和能力。  相似文献   
2.
教师职业形象的迷失、定位与重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师职业形象是教师职业发展水平的体现,教师职业形象的合理化建构是教师职业走向成熟的重要途径。我国教师职业形象存在认识上的模糊性和片面性。应当着眼于教师职业本身对教师职业形象进行重新定位,在教师职业基本形象的基础上探求教师职业形象的时代特征,进而构建以专业自我为核心的教师专业形象。  相似文献   
3.
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职业指导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助于大学生成才和成功,提高就业率,为经济社会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当前高校职业指导存在职能定位不清、方式方法简单、理论研究薄弱等问题。需要提高认识,把职业指导作为一项学校制度来推行,通过构建三维体系、创新有效载体、加快指导教师队伍建设来改进和推动高校职业指民导工作。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大学生性教育的困境及其症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学生性教育”是大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当前我国大学生性教育困境重重,专门性和独立性不强,观念桎梏依然严重,教育内容窄化和失衡,缺乏主流渠道和正面教育,在地位、观念、内容、途径和方法上都缺乏审美精神的统摄和美的形式的装点,成了缺乏“美”的教育。“美”的缺失是我国当前大学生性教育困境的症结所在。  相似文献   
5.
我国大学生性教育困境的症结是“美”的缺失,大学生性教育的审美化改造势在必行。本文着力探讨大学生性教育审美化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尝试建构审美精神指引下的大学生性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体系。  相似文献   
6.
教育人性化是指整个教育活动都要充满人道主义关怀。马克思认为,"人的发展"要经过:对人的依赖、对物的依赖和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类主体等3个依次发展的阶段。在"人的发展"处于对人的依赖和对物的依赖阶段,"人"或被遮蔽,或被异化,教育非人性化现象普遍存在。在"人"走向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类主体途中,教育人性化将是类主体的必然诉求。  相似文献   
7.
行为有礼、知书达理是当代大学生的基本素养要求.然而,当前高校开设的大学生礼仪课程还存在不少问题,如教法单一,互动少,师资力量薄弱;注重理论教学,忽视实践应用;考核方式不灵活,考评机制不完善等,严重影响该课程效能的发挥.因此,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对该课程教学进行改革,构建全新的礼仪课程教学体系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8.
为了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人力资源管理人才,我院在人力资源管理本科专业学生中开设了“弟子规与企业管理”课程,研讨式教学法就是结合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弟子规与企业管理”目前的教学条件总结出来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在课程教学中,可采用导读教学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情感体验教学法,触动学生的灵魂;实践参与教学法,锻炼学生各项技能。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高校女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存在学科领域内女性性别角色长期不在场、学术话语权缺失等问题。女教师在事业与家庭之间不断地转换角色,容易导致角色双重冲突与混乱,影响其身心健康。因而,社会、学校、家庭与女教师自身四者应当形成合力,采取有效的策略推动高校女教师顺利实现专业发展,成就理想人生。  相似文献   
10.
张楚廷先生主要以教育为论域阐释着他的哲学.先生对于人本理念、生命情怀、审美精神、哲学情结和民族深情的一以贯之的坚持和关切,凝结成其教育哲学的灵魂和主旨.先生的哲学堪称"我们中国人自己的哲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