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一、信息时代的特征及其对教育的影响 1.社会发展高速化。社会发展的高速化包括经济、文化、科技、信息等许多方面,有人形象地形容我们整个世界被推上了一条单向行驶的高速公路。就整个社会来讲,其发展的高速化越来越明显,特别是“高速公路”呈加速度发展的态势,随着中国电信互联网(CHINANET)、联通网  相似文献   
2.
从1953年北京石油学院成立到今天,石油大学整整走过了五十个不平凡的春秋。五十年来,石油大学培养了数以万计的各类高级专门人才,成为我国石油工业高级人才培养的摇篮,涌现了一大批如吴仪、周永康、王启民、秦文贵等著名校友,为我国石油工业乃至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同时,石油大学成人教育作为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伴随着学校的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逐步建立起了一套较为完善、较为现代的成人教育体系,为石油大学的“211工程”建设和高水平、综合性大学的创建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喜逢石油大学五十年华诞,在此对…  相似文献   
3.
中国石油大学成人高等教育始于学校1955年开办的夜大学教育,1956年开办函授教育;1984年由学校牵头建立了石油高等函授教育网,面向石油、石化企业在职职工办学;2001年1月经教育部批准开展现代远程教育试点;2006年6月成人教育学院、网络教育学院合并为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  相似文献   
4.
论信息时代成人教育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5  
21世纪被称为数字时代、信息时代。以多媒体和计算机网络技术为特征的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引发了新一轮技术革命,并深刻改变着社会经济生活的面貌。信息技术不仅成为一种新的生产力,创造出巨大的经济效益,而且对教育特别是成人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无论是教育的价值观、质量观,还是教育的内容与形式,无疑都受到严重的冲击。信息技术的发展如此之快,以致把成人教育推到了一个两难抉择境地,甚至有人发出“成人教育向何处去”的呼吁。因此,正确认识信息时代的特征,迎接信息时代的挑战,应用信息技术即网络教育技术改造…  相似文献   
5.
论成人高等教育品牌专业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推动成人高等教育健康快速发展,高等学校在成人高等教育品牌专业建设和精品课程建设方面不断进行探索和实践,并取得了初步成效,从而全面推进了成人高等教育专业建设、课程资源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本文从人才培养计划、资源建设、教学支持、学习支持服务和资源共享等方面进行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6.
中国石油大学成人教育的50年,是伴随着学校的发展而壮大的50年,是服务国家石油发展战略,不断创新成人教育形式的50年.  相似文献   
7.
探索构建函授教育质量动态保障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变和用人制度的改革,社会对函授教育的需求越来越大,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观念已被社会广泛接受,人们普遍把提高自身的素质和学历层次作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手段。这对函授教育来讲既是机遇也是挑战。需求增大为函授教育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但是函授教育自身的发展能否适应和满足这一不断增长的社会需求,是以牺牲质量为代价追求眼前的短期利益,还是放眼长远,以质量为根本,从而获得长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这是一个所有成人教育工作者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一、函授教育质量动态保障体系的基本架构 从函授…  相似文献   
8.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以及我国高等教育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对成人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党的十六大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化国民教育体系,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发展目标之后,成人高等教育面临着更加艰巨的任务和更加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9.
石油大学的前身是北京石油学院,1969年从北京迁校山东胜利油田,更名为华东石油学院,1988年更名为石油大学,实行北京、山东两地办学。山东部分占地2600亩,现有教师1000余人,设有石油勘探、开发、炼制、机械和管理、计算机、自动化、外语等13个系和...  相似文献   
10.
厂校合作培养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的探索与思考石油大学齐高岱,马国刚,王天虎进入八十年代以来.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学科高度综合和细化.新的学科不断出现.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按专业分工设置专业培养出的人才已难以适应这种变化。因此.从在职人员中选拔优秀分子通过继续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