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东西方都产生了早期的人文主义思想.本文从含义、产生的背景、对人的属性关注点、处理人与社会关系的着眼点、演变发展的趋势及影响、确保人文主义实施的措施等六个方面对春秋战国时期东西方人文主义的差异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2.
如今我校大量教师家住县城,要么“早上去学校.下班回城里,来回跑”,要么是上课期间在学校,周末就回城里。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之为“走教教师”。据调查了解.大部分乡镇教师的家在县城,虽然他们工作在农村.但心却在县城。这种现象将对学校的管理带来什么影响.我们应采用什么有效方法来解决由此而产生的矛盾.对此谈谈个人肤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人民监督员制度是检察机关主动采取的接受外部监督的一项创新制度,该制度对于检察行为公信力的型塑意义重大。但是,从当前的司法实践来看,人民监督员制度塑造检察公信力的初衷并未得到充分实现。应当从提高人民监督员的代表性、有效性等方面予以完善,以期有益于该项创新举措的准确定位和检察行为公信力的良性塑造。  相似文献   
4.
龙益军 《教师》2010,(28):125-126
在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东西方都产生了早期的人文主义思想。本文从含义、产生的背景、对人的属性关注点、处理人与社会关系的着眼点、演变发展的趋势及影响、确保人文主义实施的措施等六个方面对春秋战国时期东西方人文主义的差异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5.
2014年,我校申请的"生命课堂视野下的教学案例研究",成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单位资助教育部规划课题,课题批准编号为FHB130512。总课题组要求主研人员,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撰写案例分析,为抽象出"生命课堂"的基本要素提供依据。笔者以某次校级高中历史示范课:人教版必修3第7课"启蒙运动"为例,对教学材料呈现方式丰富多变的案例进行分析与拓展。  相似文献   
6.
龙益军 《广西教育》2010,(35):59-60
"问题·探究·反馈"是指以问题为引领、探究为核心、反馈为落脚点的课堂教学模式,它要求知识问题化、问题题目化、答案标准化、探究主动化、反馈及时化。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相似文献   
7.
龙益军 《教育艺术》2009,(10):47-48
1977年中国恢复高考制度以来.高考中就关注对历史地图和历史插图的考查。而且,比重越来越大。因此,我们在高中历史教学中一定要有效利用教材中的地图和插图资源。  相似文献   
8.
材料问答题是一种富有历史学科特色的非客观性试题,可分为文字型、表格型、图片型、探究型、混合型等几种类型。材料解析的能力要求有:阅读理解历史材料;对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相似文献   
9.
一个班集体就是一个小社会,团支部、班委会就是这个“社会”的领导核心。如何培养“领导核心”呢 ?我们的体会是放手不松手。   一是工作上授之以法。班主任除着手提高班干部为同学服务的意识外,更要注意工作方法的传授。首先,班主任应和班干部一起共同确定班集体的奋斗目标,使目标既具有社会意义,又能满足班级成员的愿望与需要,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其次,制定易于操作的操行评定细则,使班集体和个人的一切活动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并通过宣讲、讨论、表扬等途径,使其内化为全体同学的自觉行动。第三,要注重实际,正确评价同学…  相似文献   
10.
兴趣是历史课堂成败的关键。如何激发学生兴趣、增强学生参与意识是历史教师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我们认为,活跃的课堂气氛是激发学生兴趣的有效手段。它既包括听觉上的热热闹闹,也包括学生手脑并用的主体参与活动,还包括学生创新欲望和发散思维的培养。活跃的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