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3篇
教育   3篇
科学研究   2篇
信息传播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正转眼,中国流动科技馆项目已经实施第8个年头了。还记得2010年6月,中国科协领导下达了开展"流动科技馆"工作的任务,明确指示由中国科技馆负责执行和推进。当时的我们对"中国流动科技馆"为何物还一无所知。一、苦心研发,摸着石头过河怀着忐忑的心情,我们接受了这项任务并开始了"中国流动科技馆"的项目研发工作。按照中国科协的要求:"流动科技馆是面向基层,开展流动科普设施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是进行基层科普资源开发,共建共享,全  相似文献   
2.
自“科技馆活动进校园”项目开展以来,我国科技博物馆基于展品的教育活动有很大改观并呈现发展提高的态势,但依然普遍存在问题,并对科技博物馆及其展品教育功能的实现有严重影响。本文认为:关键定位模糊、制度机制缺失、优秀人才短缺、学术建设滞后是导致问题的主要原因;其中基于展品教育活动的功能定位、特征定位和展教人员的职业定位是影响最大、最为关键的原因。结合相关理论、实践和国内外发展趋势的研究,本文对其应有的定位进行了论证和阐述,并对近年来涌现的一批优秀案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中国流动科技馆”重点对尚未建设科技馆的经济欠发达的县级地区实现全覆盖,是促进科普教育资源普惠化、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一项重要工作。本文通过文献研究、实地访谈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调研方法,从可持续发展维度对中国流动科技馆进行评估于,通过分析知识助力、宣传满意程度、组织有序度、讲解满意度、服务态度满意度等变量,探究人们的持续采纳的意愿,包括参观其他展馆、再次参观流动科技馆、向他人推荐的意愿,通过回归分析,为深入分析流动科技馆项目的组织特征和演化规律做出探索,为提升基层科普服务能力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教育功能作为科技博物馆的核心功能已经成为业界的共识。本文通过文献研究与案例分析研究并梳理了世界科技博物馆教育功能定位和角色演变的发展历程,将其划分为四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世界科技博物馆教育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以及对我国科技博物馆教育发展的启示:一方面,政府应将科技博物馆教育真正纳入国家教育体系之中,提升其地位。另一方面,我国科技博物馆应转变教育理念,不断拓展教育功能的深度和广度,实现教育活动的常态化、特色化和多样化,扩大科技博物馆教育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5.
所谓“环规”,就是“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的简称。经过高考的洗礼,我很荣幸地进入了北京林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读上了我喜好的“环规”专业。一段“环规”情结由此全部铺开。谈及“环规”。情结,这还得从高考后填报志愿时说起。其实在我眼里,紧张激烈的高考并不算是黑色的,而黑之最者却莫过于高考后填报志愿那几日了。考得好的想报名校,又怕名校不取;不报名校,心又不甘滞落于一般重  相似文献   
6.
本文借用项目管理的理念和方法,将其应用于科技馆教育活动的策划、组织、实施的各个环节,用以提高活动组织的效率,提升活动实施的效果.本文试图对这一新的管理机制在科技馆教育活动管理中的应用做出初步探讨和尝试.  相似文献   
7.
8.
科技藏品与互动展品的关系,是研究博物馆与科技馆教育功能关联性的基础。本文从科技藏品与互动展品的不同来源与特性入手,分析了科技藏品与由科技藏品转化而来的“互动展品”之间的关系,以及转化的原因和途径,并从教育学和认知的角度分析归纳了科技藏品与互动展品的本质差异。在此基础上,说明依托科技藏品的博物馆教育与依托互动展品的科学中心教育的不同思路和策略。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