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201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本文通过评析《中国历史上的官媒制度》一文,强调研究古代历史文化中运用文献资料务必力戒:征引文字有误;征引史料不顾及上下文和时代背景;所引“论据”不足为据;运用转引资料而不重原始资料。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文学艺术,远在上古神话中,就产生了初期的悲剧文学萌芽。《诗经》的一部分篇章,继承和发展了神话以来的悲剧文学传统。到了春秋战国的文化解放时代,楚地巫风的《九歌》形成中国古典悲剧的雏型,屈骚则把先秦悲剧文学艺术的发展推向了高潮。屈骚的卓绝功绩在于,一方面她开创了新的诗体——“楚辞”;另一方面她既无愧为抒情诗的一代峰巅,又开悲剧诗创作的新天地,为后世骚人奉为楷模,形成了中国诗史上一个重要流派。  相似文献   
3.
元代统治者采取优容的宗教政策,使诸宗教得以广泛地传播与发展。在那浓郁的宗教文化氛围中,出身于答失蛮(穆斯林)之家的萨都剌,与佛教的禅宗、律宗和藏传佛教等名僧及道教的正一派、茅山派等名道士频繁交游酬唱,其中不乏富有诗名的释道名流。其倡和诗章不仅是宗教人士与文士阶层之间交往互动结成密切友谊的颂歌,也是释道二教历史和文化的艺术反映。与此同时,萨都剌在亲密接触僧道的过程中不免受到浸染,其人生志趣和诗歌创作也表现出禅思和道趣。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别以屈原伦理观的“忠信”核心,价值取向与美善观,以及对于道德作用和社会功能的认识等方面,与先秦儒家伦理思想的有关德目内容进行比较分析;揭示了二者之间同中有异的关系和造成异同的文化诸因素;论证了屈原的伦理观汲取北方以儒家为主的伦理思想精髓,而以南方不受严格礼法束缚的荆楚民族文化加以改造,再注入其爱国情操和洁美品格,使之具有崭新的个性特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