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今天教学的内容是“用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通过画线段图让学生加以理解.线段图。一、二年级时曾经引用过,但这堂课还是第一次将线段图、正式地介绍给学生.教学目标明确指出:让学生初步学会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  相似文献   
2.
正认数,是学习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新课标实施后,教材淡化了"形式化"的认数形式,强调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深入感受、体会,领悟数的意义,培养数感。在摒弃了以往教学仅仅是认识"数"后,如何更好地把握教材,丰富数的内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呢?通过实践教学,我的体会和思考如下。一、依托生活——把握一百以内的数的概念新课标指出:"要让学生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一百以内数的认、读、写并不困难,但对数的概念只有模糊的表象。只有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去体验,在实际场景中收集真实的数字信息,才能真正地帮助他们把握数的概念。  相似文献   
3.
"认识千米"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的一个教学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基本的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毫米的基础上学习的。然而,虽然千米也是长度单位,但是它与其他几个长度单位的学习又有很大的区别。因为像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这些单位都是学生可以利用身边的测量工具,如直尺、三角尺、米尺等直接测量得出,通过简单的操作就能够比较直观地得到  相似文献   
4.
学生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并不感到困难,困惑主要集中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方法的算理理解上.学生的原始理解,是教师可以突破难点的重要资源.  相似文献   
5.
"你知道吗"栏目是介绍数学背景知识、传播数学文化的重要载体,可以丰富学生对数学史的整体认识,领悟数学的独特文化魅力.在教学中,可以从自主阅读、问题导读、主动探究、课外延伸等方面帮助学生感悟相关数学思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