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教育   16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最近几年来,回忆、记叙、考证郭沫若生平事迹的文章多起来了,无疑这对郭沫若研究工作的全面开展起了促进作用。但是由于时间久远,以及郭老当年活动的具体历史条件的复杂性,有的问题一下子不容易弄清楚,需要广泛寻觅资料予以印证和辨析,从而去伪存真,才能求得确切的答案。现就笔者在阅读过程中碰到的有关几件事提出质疑,以此与同好商榷,盼能进一步澄清事实真相。  相似文献   
2.
读郭诗偶拾     
一《女神》中的《死的诱惑》是郭老最早的一首新诗,评论家几乎都认为该诗反映了作者当时消极、低沉甚至颓伤的情绪,不足取。而这首诗被译成日文刊载在大阪的一家日报上,日本著名文艺批评家厨川白村读了后却大为赞赏:“没想出中国的诗歌已经有了这样民主的气息”,“已经表现出了那种近代的情调,很是难得”(《创造十年》)。这个意见颇发人深思,尤其是所指出的诗中“民主的气息”、“近代的情调”,更需要我们用“审美的鼻子”对全诗重新嗅一嗅。  相似文献   
3.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文艺创作本来有着广阔的天地,各种艺术形式、风格和流派都可以得到自由发展。可是一个时期以来,却遭到了“四人邦”的严重破坏和干扰,把文艺的百花园搞得秋气肃杀。他们否定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抛弃沅远流长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甚至弄到害怕、忌讳真实地反映生活,只准讲文艺的政治性,不许提文艺的真实性,否则就要被扣上“文艺黑线回潮”的罪名。这种荒唐的理论,包藏着不可告人的  相似文献   
4.
拙作《郭沫若年谱》上、下册陆续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以后,我们既欣喜异常,同时又惴惴不安:欣喜的是,两三年的劳动没有白搭,为大家学习和研究郭沫若著作多少提供了点方便;不安的是,由于成书匆忙,难免有拙稚之嫌,书中疏漏、谬误之处确实不少,为对读者负责起见,兹择其要者略予订正。将来如有机会再版,当重校和增订。下面就以时间为序,先列出有关条目中的谬误,然后再补以订正。  相似文献   
5.
我想写纪念冯雪峰先生的文章已经不止一次了,然而总觉得自己的身份不合适,因为一则我与先生非亲非故,二则生前未谋一面,只是曾与他通过两次信而已,于是每次都辍笔改为默默的心祭。而今雪峰先生逝世五周年了,我手捧他老人家给我的两封亲笔信,再也按捺不住自己激动的心情。其实一切顾虑都是多余的。  相似文献   
6.
我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尊基人郭沫若,在他漫长的战斗生涯中,既纵横史笔著书立说,又苦营舌耕培育新人。他对历史教育积有丰富的经验和卓识,在《几封讨论古代研究的信》以及其他文章中,对此他曾作过专题论述。这些宝贵的意见,至今仍对历史教学工作者具有指导意义。一、摆正历史教学的地位“历史教学在教育工作中占极重要的地位,尤其在普及并深入爱国主义教育上是基本的工作。”①郭沫若开宗明义地指出这一点,说明他特别重视历史课。他的这句话,至少有两层意思,值得我们注意。首先,从整个教育工作着眼,历史教学绝不是可有可无的,它从来就担负着别的课程所担负不了的任务。历史教学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份,通过传授历史知识,帮助学生认识未来,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相似文献   
7.
自拙作《对鲁迅早年在教育部工作前后几个史实的补正》,在今年《天津师院学报》第三期发表以来,一些同志曾先后就其中的某些问题提出异议,笔者颇受启发。鉴于这些问题是编写鲁迅传记和年谱所必须弄清楚的,绝不是象张春桥之流所胡诌的“繁琐考证”,也不能如石一歌那样任意编造;因此有必要通过讨论,尽可能求得正确的答案。首先,关于鲁迅到底有没有去浙江教育司工作过的问题。据当时该司工作人员、鲁迅的  相似文献   
8.
伟大人物思想发展的轨迹总是有根可寻的。郭沫若的文艺思想,经历过几个不同时期,从每个阶段的发展状况,都可以看到时代的大潮流及其所推动的前进方向。抗战时期的郭沫若的文艺思想,留下了抗日救亡的洪波巨澜冲洗和淘荡的印记。在漫长的文艺创作生涯中,郭沫若始终抱有执着的追求,无论在创作实践抑或创作理论方面,他都作了无休止的探索。早在“文学革命”时代,他就玄想过草创“文艺的科学”,到了倡导“革命文学”时期,他又拟尝试建立“革命文学理论”。遗憾的是,由于生活的急  相似文献   
9.
兴致勃勃地读完孙席珍、朱受群两位同志《关于郭老任北伐军“总政”副主任的通信》(见本刊一九八三年第三期),对朱受群同志就一九二七年汉口《民国日报》刊载的一则“本报特讯”,提出为什么到这时才宣布以“郭沫若充任”北伐军总政治部副主任的问题,觉得颇有启发。我心中也曾存有这个疑团,现在经过孙席珍同志的分析和推断,促使我查阅了有关资料,终于弄清楚了事情的原委。这里不妨摆点事实谈谈个人看法,究竟是耶非耶,尚祈孙席珍、朱受群等同志指教。  相似文献   
10.
谈艺术感受     
人们阅读、观看、欣赏文艺作品,常常会处于一种激动的状态,喜则拍案叫绝,悲则潸然泪下。可是若问被什么扣动了心弦,有些人往往瞠目结舌,或者只能笼而统之地道声“太感动人了”。别林斯基说得好:“由不能理解的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