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篇
科学研究   7篇
各国文化   1篇
信息传播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毛泽东哲学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又贯串在它的各个组成部分之中。如何科学地阐述毛泽东哲学思想,是同如何科学地阐述毛泽东思想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阐述毛泽东思想所用的科学方法,应当是我们研究毛泽东哲学思想所遵循的科学方法。  相似文献   
2.
从叶德辉之死谈到黄兴的流血革命和胡元■的磨血革命龚育之程千帆先生《叶德辉〈光复坡子街地名记〉补注》一文,提供了一九一三年叶德辉沿街散发的骂攻*辛亥革命元勋黄兴的传单,这确实是"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史料之一种",值得人们一读的。叶德辉於一九二七年四月十日...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很喜欢读<红楼梦>,自己反复读,也劝人反复读.他多次谈过应该怎样读<红楼梦>,笔者之一有机会听过一回.  相似文献   
4.
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交融和结合,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有人曾引用列宁的一句话:“从自然科学奔向社会科学的强大潮流,不仅在配第时代存在,在马克思时代也是存在的,在20世纪,这个潮流是同样强大,甚至可说更加强大了”。配第(古典经济学家)时代是17世纪,马克思时代是19世纪,列宁说这句话是在20世纪初年。现在人类已经进入21世纪。在21世纪,自然科学奔向社会科学的潮流,不但比19世纪更强,比20世纪也更强,这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谁都看得到的越来越明显的历史潮流。  相似文献   
5.
再也耽误不起龚育之小平同志关于教育问题的论述,最重要的有两点:一是关于教育方针,一是关于教育的战略地位。关于教育方针,我去年写过一篇文章,题为《赋予党的教育方针以新的时代内容》,是为纪念小平同志给景山学校的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相似文献   
6.
把教育制度同劳动制度联系起来考察,使两者的改革配合起来进行,我认为是《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的一个重要的指导思想。我们现在进行的改革,是以完善社会主义制度为目的的全面的改革,它涉及社会主义的具体制度的各个方面,是极其巨大的系统工程。中共中央在作出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的时候,就提出要相应地改革科技体制和教育体制。中共中央在作出关于教育体制改革决定的时候,又提出要“相应地改革劳动人事制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是继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之后发布的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又一个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决议》涉及很多重大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很强的针对性。现在,我就《决议》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方面有哪些理论上或方针上的新概括,谈谈个人的认识。下面分三个方面来谈。这三个方面当然不能包容《决议》中的全部新概括,许多重要的新概括达里都没有谈到。但是,这三个方面的许多新概括,我觉得都是有重要意义的。  相似文献   
8.
9.
陈运泰院士说在欧洲一个很小地方的很小展览馆里,看到三个大幅的立地人像,一个爱因斯坦,一个马克思,一个弗洛伊德。这使我想起,听说前几年来在英国做过网上调查,让人们挑选心目中千年来影响人类思想最大的人物,两次调查,一次是爱因斯坦名列第一,马克思名列第二,一次是马克思名列第一,爱因斯坦名列第二。意见非常一致。爱因斯坦和马克思是千年来影响人类思想最大的、数一数二的人物。  相似文献   
10.
关于教育重要性,我们的文件已经说到顶了。党的十二大把教育和科技列为经济发展的三大战略重点之一,十三大把教育和科技提到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的首位。今天需要的不是关于教育重要性的新提法、新口号,关键是要落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