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2013年   1篇
  200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服装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是人类文明文化进展的标志,也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在千百年的发展历程中,服装造型、面料千变万化,装饰手法丰富多彩。而“牡丹花”纹样应用于服饰更是源远流长,成为服饰图案艺术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为了继承这一优秀传统元素,创造出具有民族特色的服饰,本文试图对“牡丹花”与服饰的关系诸问题进行初探。1牡丹花的设计内涵牡丹花,又称木芍药,洛阳花。系毛茛科植物,是我国传统名花,它瑞丽妩媚,雍容华贵,素以“国色天香”闻名天下,自古号称“花中之王”,为富贵之花,寓意富贵吉祥。牡丹文化的起源,若从《诗经》牡丹进入诗歌,算起距今约3000年历史。秦汉时代以药用植物将牡丹记入《神农本草经》,牡丹已进入药物学。南北朝时,北齐杨子华画牡丹,牡丹已进入艺术领域,自唐宋以来大量出现在各种装饰上。牡丹花作为一种经济植物,不仅为人们物质生活提供了名贵的中药材,而且丰富了人类的精神生活。我国人民把它作为富丽、繁华之象征,称之为“富贵花”、“百两金”。历代文人墨客多借以抒发情感,咏歌绘画,喻之富贵。由此可见牡丹花绚丽多彩、国色天香的芳容,深受古代人们的喜爱,成为中国人审美心理结构积淀构成之一。同时也说明牡丹花具有与人们审美意识相吻合...  相似文献   
2.
曾庆凤  龚雯莉 《考试周刊》2007,(36):133-134
江西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教育发展水平相对落后,高校可以根据各地区文化艺术资源不同的特点,指导农村中小学在美术教育中根据其自身条件发展,不照搬城市学校艺术教育的模式,充分利用当地文化资源,因地制宜地开展美育活动,制定好指导策略与工作方法。  相似文献   
3.
服装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是人类文明文化进展的标志,也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在千百年的发展历程中,服装造型、面料千变万化,装饰手法丰富多彩.而“牡丹花“纹样应用于服饰更是源远流长,成为服饰图案艺术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相似文献   
4.
芦溪傩舞流传于祁门地区,于2008年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富有特色的民俗文化。由于祁门芦溪傩舞没有台词,仅锣鼓配乐和演员的肢体表演,傩面具变成了最直接且最具视觉冲击力的文化载体。首先介绍芦溪傩舞及其傩面具的具体概况,如表演时间、地点、程序及傩面具的名称、造型等。然后从制作傩面具的艺术技法角度分析总结出芦溪傩面具的"奇",从傩面具在傩舞仪式过程中所呈现出的状态分析总结出芦溪傩面具的"神",以呈现一个既"神"又"奇"的芦溪傩面具。  相似文献   
5.
西方谚语:"一粒沙中见天国。"禅语:"一花一世界,一木一菩提。"还有石涛的"一画(划)论",都是说基本元素中包含了根本性。我们对于环境事物的感觉,都是源于过去的经验积累。即使不经肌体接触,也能判断它的软硬、粗细、轻重、冷热……尽管因生活背景、学习经验各异,但经过不自觉的归纳,秩序化的本能,多数人内心深处沉淀的感官经验完全相似。因此,每一个人都可以判断美与丑、和谐与冲突的差异。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