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科学研究   1篇
  2018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本文通过对欧·亨利本人、《欧·亨利短篇小说集》的原作以及《欧·亨利短篇小说集》翻译研究三个方面进行全面研究和论述,旨在阐明目前《欧·亨利短篇小说集》翻译研究的现状,指明其缺陷和不足并试图找到更科学合理适应时代新发展的翻译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2.
丁龙松 《内江科技》2009,30(6):69-69
学习动机是影响外语学习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从学习动机的定义和类型出发,提出课堂教学和课外英语学习活动的具体组织形式,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从而促进学生外语学习成就感的形成,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使学生的英浯学习进入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状态。  相似文献   
3.
自50年代末,西方国家在语言学领域新说纷出,建树颇多,其影响遍及心理学、社会学、教与学、人类学、通信技术等学科。虽然我国各大学也相继设立语言学系,积极从事语言学学科研究,但由于种种原因,这门学科的具体研究在我国起步较晚。自1 980年以来,国内已有较多院校的英语专业陆续开出以英语讲授的各种语言学课程。考虑到国外教材无法大批量引进,且内容并不完全适用,有的过于深奥,有的举例较偏,有的缺少练习,因此根据国外现有研究成果,整理编写适用于我国英语专业学生学习的语言学教材势在必行。本文试图对比研究瑞士语言学家费尔迪南·德·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和我国学者胡壮麟主编的《语言学教程》,目的在于进一步深入学习普通语言学相关基础理论,找出不同文化,不同研究背景及目的下的语言学教程的异同点。  相似文献   
4.
丁龙松 《考试周刊》2012,(71):23-24
传统语言学将隐喻和转喻看成是语言修辞,是为了装饰语言形式,是文学、修辞学和文体学研究的主要对象。认知语言学的兴起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它认为隐喻和转喻是人们对抽象概念认知的有力工具,不仅是语言形式上的,而且是认知和概念的。本文将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以"爱情"为例,对比英汉在爱情隐喻和转喻上的异同。  相似文献   
5.
丁龙松 《考试周刊》2009,(44):117-118
本文作者结合大学英语实践课堂教学,以影响学生学习英语效果的非智力因素为出发点,浅析了大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英语,为英语教学工作尽一份自已的力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