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科学研究   3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 毫秒
1
1.
本文利用2002~2006年玉树气象台的自动站资料,对结古地区降水量的年内分布和日内8个时次的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结合云量、云状资料探讨了结古地区降水与云的关系。结果表明:结古地区的年内降水量呈双峰型,峰值在8月和6月,对总降水量的贡献夜间大于日间,日内降水量最大值出现在02时,最小值在14时;低云量年内各月的分布与降水量年内各月的分布相吻合;对流云和混合云对降水量的年内分布相关较好,层状云的日内分布能较好地反应昼夜降水量情况。  相似文献   
2.
2004年2月阿尼玛卿雪山发生冰崩,冰崩碎屑堵塞雪峰西北方的青龙沟,形成堰塞湖,2005年7月4日冰坝垮坝。本文利用堰塞湖监测点及其附近玛沁、玛多两气象站的资料,从气温、降水、地形、坝体构造、太阳辐射、狭管效应、山谷风等多方面分析了垮坝的环境因素。结果表明,垮坝是以气温升高为主导因子、其余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近47年三江源雨季降水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三江源(黄河、长江、澜沧江)地区13个气象站1961~2007年雨季(6~9月)降水资料,分析了三江源地区雨季降水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47年来三江源地区雨季降水量呈减少趋势,减少幅度为1.9mm/10a.EOF分解显示,第一模态表现为降水空间变化的全区一致性,第二模态表现为西南部与东北部的反相,第三模态表现为西北部与东南部的反相.将全区分为东部、南部、西部、北部四个地区,用小波变换分析的结果是,东部和西部的突变点相接近,分别为1987、1988年,但旱涝期正好相反:南部为先涝后旱,突变点在20014年;北部为先旱后涝,突变点在1966年,南、北两地区的干旱期均长于偏涝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