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教育   13篇
科学研究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了国内外对脯酰肽内切酶(PEP)抑制剂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依据桂林师专生化制药专业学生进行科研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探讨大学生在进行科研创新中的管理办法,并提出具体的培养方案,为今后大学生进行科研实训及提高科研能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描述了三锇羰基簇合物近年来的研究进展。根据羰基配体取代基的不同,该类簇合物中小分子的移动种类及方式也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4.
密度泛函方法研究Os3(CO)10(μ--H)2的电子结构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用密度泛函方法优化分子片的几何结构,讨论Os3(CO)10(μ-H)2簇合物的原子电荷布局规律,为催化活性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制药工艺学》是制药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专业课。为适应我国教育改革和高职高专院校教育改革的要求,在学习和研究国内外探究式教学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专科学生现状和《制药工艺学》课程特点,对高职高专院校《制药工艺学》采用探究式教学的方法和策略进行了探讨,为以后更好地开展《制药工艺学》探究式教学模式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6.
以超声波提取法和大孔树脂对桑叶进行初步提取,得到三个提取物(Ⅰ、Ⅱ、Ⅲ)。设计用桑叶提取物作为阳离子识别试剂,利用紫外吸收光谱法研究了桑叶提取物与不同金属离子的络合选择性。由研究结果可知,提取物Ⅰ和Ⅱ对Fe^2+、Fe^3+具有良好的识别作用,提取物Ⅲ对Fe^3+表现出良好的识别作用,表明桑叶的药效作用可能与人体内的铁存在重要关系。  相似文献   
7.
密度泛函方法研究Os3(CO)12的电子结构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用密度泛函方法的NL/LDA优化分子片的几何结构,讨论此簇合物的原子电荷布局规律,为催化活性研究提供理论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以水杨醛为起始原料,在超声波辅助下,简便地合成了香豆素-3-羧酸(4)。利用紫外可见光光谱法和荧光光谱法研究了化合物(4)对一些有色金属离子的识别作用。结果表明,随着有色金属离子的加入,化合物(4)的紫外可见光光谱发生了红移和增色效应,荧光光谱发生猝灭现象;化合物(4)对Yb2+的识别作用最优,络合常数为7.5×106M-1。  相似文献   
9.
本文提出在环境监测课程教学中尝试使用行为导向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在行为导向教学模式下,教师通过指导学生进行学习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探索,从而达到既定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10.
用ADF的NL/LDA优化分子片的几何结构,同时运用G98W中RHF/CEP-4G讨论此簇合物的原子电荷布局规律及化学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