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教育   15篇
科学研究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当前,我国会计电算化普及率大大提高,相关高职院校已将电算会计技能列为会计专业的核心技能。但是,该技能在教学实施中仍存在不少误区,本文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高职会计专业电算会计技能培养的核心内容与相应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2.
多年来,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除了技术、投入、人才外,机制也变得非常关键。没有好的机制体制,信息化建设就难以推进。目前,整个社会的信息化水平都在飞速发展,而高校的信息化发展速度还不是很快。未来高校信息化建设,还需要引进CIO机制,来统筹、协调、提升高校信息化建设的整体水平。CIO工作的定位及要求信息化对高等学校有什么意义?信息化对未来的大学教育不是简单的辅助手段,它将会整个改变高等教育或是教学科了关难都还要校信手  相似文献   
3.
创新文化是一种以创新为主导价值观,相应的精神层、制度层、物质层等要素均有利于创新行为的文化。高职院校应当从培育具有创新理念的学校精神,形成尊重创新、宽容失败的文化观念,建立鼓励创新的制度文化,建设具有创新氛围的物质环境,组织开展创新的校园文化活动等方面入手,开展创新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4.
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出台,国家《教育信息化十年规划》的问世,高等教育及其信息化的发展正面临着革命性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建立学习型社会正成为大学需要急切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教育的公共性与道德的公共性要求将道德教育置于公共性的视域下进行考量.从公共性的视域审视学校道德教育,其在价值导向上面临个人德性对公共德性的遮蔽,在主体关系上面临主体性与主体间性对公共性的排斥,在交往实践上面临私人交往对公共交往的削弱等困境,从而构成了学校道德教育共同体的出场逻辑.学校道德教育共同体作为现代性视域下意义重建的共同体,秉持公共价值优先的德育价值导向,倡导公共性的德育主体间关系,构筑公共交往的德育实践情境,在理论上有助于解决学校道德教育的公共性困境.学校道德教育要遵循公共性的运思逻辑,由内而外在激发多元主体的内生动力,引导多元主体参与学校公共生活,推动学校参与社会道德治理等层面对道德教育共同体进行当代建构.  相似文献   
6.
都市圈形成与大学的区域合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都市圈:中国区域现代化新趋势所谓大都市圈,是指由起核心作用的一个特大城市或几个大城市,再加上周边受到中心城市强烈辐射、有着紧密联系地区组成的城市经济区域,它是城市群发展到成熟阶段的最高空间组织形式。法国学者简·戈特曼在1957年提出这一概念以来,都市圈的发育程  相似文献   
7.
一、都市圈:中国区域现代化新趋势 所谓大都市圈,是指由起核心作用的一个特大城市或几个大城市,再加上周边受到中心城市强烈辐射、有着紧密联系地区组成的城市经济区域,它是城市群发展到成熟阶段的最高空间组织形式.法国学者简·戈特曼在1957年提出这一概念以来,都市圈的发育程度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都市圈往往在本国经济总量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龙头、枢纽和增长极.学术界曾列出世界六大都市圈,分别是纽约波士华大都市圈、北美五大湖大都市圈、东京大都市圈、巴黎大都市圈、伦敦大都市圈和长江三角洲都市圈.可以看到,前五大都市圈不仅是世界级的经济、金融、商贸和物流中心,也是世界科学技术创新中心、国际文化艺术和信息交流中心,它们在各国和世界经济发展中具有枢纽作用,是连接国内国际的节点和产生新技术、新思想的"孵化器",具有强大的国际辐射能力和"场效应".  相似文献   
8.
<正>在“两个百年”交汇、“两个大局”交织演变的新时代背景下,我国一流大学群体正在走向全球竞争舞台的中央,同时努力克服对西方高等教育的模式跟随和路径依赖,探索一条既立足国情校情又引领未来的新发展道路。过去的大学,常常被视为松散耦合的组织或共同体。随着大学与经济社会的关系越来越紧密,现在的一流大学变得越来越具有规划性、战略性和组织性。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从而确立了我国高等教育的新格局新定位,赋予我国一流大学新使命,即成为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和文化自信自强的重要战略力量。  相似文献   
9.
推动高等教育数字化改革,是构建高质量的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途径。浙江大学推进高等教育数字化改革,推动教学范式向“以学生成长为中心”的学习模式转型、教学环境向智慧教学空间转型、管理服务向基于大数据的精准决策和高效服务模式转型,促进高等教育数字化改革落地见效。  相似文献   
10.
构建以竞争力为导向的大学评价体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文章研究分析了国内外现有大学评价体系特点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从外部的、需求导向的、综合和静态的评价体系向竞争力导向的大学评价体系转变的观点,并引入竞争优势理论,初步分析了构建新的评价体系的基本思路和构成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