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篇
科学研究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跨国移民时代的到来向加拿大长久以来实施的多元文化教育政策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研究者对当前加拿大公立学校官方课程所表现出来的欧洲中心主义、国家身份均质化和赞颂式多元文化等弊端进行了深刻的批判性分析,为重新审视多元文化教育提供了不同的视角和观点。在跨国流动性日益增强的趋势下,研究多元文化教育如何影响跨国移民及其子女的身份认同、文化适应和社会融合等问题,有必要运用跨国主义和跨文化主义理论框架对现有课程作出修正。  相似文献   
2.
余蓝 《中国德育》2009,(7):23-26
志愿服务起源于19世纪初西方国家的宗教性慈善服务,在现代社会泛指任何人自愿贡献个人时间和精力,在不为物质报酬的前提下,为推进人类发展、社会进步和社会福利事业而提供的服务。志愿服务进入中国始于20世纪90年代,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时进入一个发展高潮,主要表现为志愿服务理念为社会大众广泛认可并接受,志愿服务的专业化水平和组织化程度大幅度提高,相关法律保障体系逐步完善。但总体而言,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文化趋向分析与德育功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进步提升了人才需求的层次,主体意识觉醒推动了人对自身发展的深层次追求,二者都要求高校德育工作的思维逐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需要.提出大学生志愿文化的概念,分析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德育功能及其运作机制,实质是要以文化的思维探讨创新发展德育工作的新路径,为建设开放的、科学的德育理论体系提供客观依据.同时,将志愿服务纳入文化分析的框架,解读大学生志愿者群体的行为特征、生活方式、心理状态和价值追求,也为进一步引导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德育实践提供了积极的理论导向.  相似文献   
4.
正校园文化不仅应该成为衡量一所大学是否国际化及其程度如何的可操作性标准之一,而且更应是国际型大学彰显其人文精神和独特魅力的重要内涵性元素。国际型大学校园文化的开放性、包容性、多元性特征,决定了其观念思路和实践路径始终都要贯彻国际化的意识、规律和要求。但国际化绝不是唯"洋"是用,更应坚持世界性与民族性统一的原则。  相似文献   
5.
余蓝 《中国科技信息》2005,(13):219-220
不同文化并存为中外学生交往营造了一个宽松、自由的环境。中外学生交往从微观层面反映了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碰撞与融合,并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师生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与行为选择。国际型大学必须将多元文化纳入到教育的视野,将校园文化建设与学校的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目标结合起来,立足于培养学生的世界意识、全球意识,在对不同文化的深刻认识和了解的基础上,增进对本民族文化的理解、认同和弘扬,赋予学生一种文化意识、文化特征和文化品格。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信息化路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蓝 《现代教育技术》2010,20(1):140-142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网络化是指导理念与技术革新的有机融合,是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在新形势下向前推进的必然趋势和要求。我国现有的毕业生就业服务信息网站在网络资源整合、就业环境预测、社会职业状况、信息服务系统、生涯教育课程开发、职业性向测评和网上咨询辅导等方面与国外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实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网络化的路径主要有就业信息的网络化与合理应用、指导内容的多样化与方式创新、主体需求的个性化与互动交流等。  相似文献   
7.
8.
余蓝 《中国高教研究》2015,(3):52-56,61
筹款募捐与投资运作是美国大学捐赠基金管理的核心职责与功能所在。各州慈善募捐法针对筹款与募捐行为设计了注册报告、信息披露、筹款成本限制和禁止性行为等四项核心制度,联邦法层面审查的重点则是大学及其捐赠基金与捐赠者是否获得了足以影响其减免税待遇的利益。法律规制大学捐赠基金投资行为的规定主要有投资权的委托立法、谨慎投资者规则和投资的社会责任等。系统地考察美国大学捐赠基金法律制度的设计与实施,有助于补充和完善我国与大学基金会相关的慈善法、基金会条例以及税法等法律法规,也为我国大学未来在美国开展募捐与投资活动提供了必要的法律指引。  相似文献   
9.
分析大学生志愿文化的德育功能及其作用机制,实质是要以文化的思维探讨创新发展德育工作的新路径,为建设开放性的、科学的德育理论体系提供客观依据。同时,将志愿服务纳入文化分析的框架,解读大学生志愿者群体的行为特征、生活方式、心理状态和价值追求,也能为进一步引导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德育实践提供积极的理论导向。  相似文献   
10.
志愿精神的匮乏是导致大学生志愿者及组织不同程度地存在动力不足、志愿行动连续性不够等问题的深层原因.培养大学生志愿精神的意义不仅在于推动中国志愿服务向前发展的现实需要,更重要的是使志愿服务成为他们今后可能选择的一种生活方式,进而改善社会生存环境和推动公民社会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